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球场刺客 > 延边 2 防守下的延边

延边 2 防守下的延边(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当球运动到左路时,情况是几乎一样的。内收的斯蒂夫回撤接球,左后卫吴永春同样在和斯蒂夫保持在平行线路上,他如果能扩大自己的站位宽度,再向前跑动一些增加纵深,区区几步路,可能就会让苏宁防线更加别扭(离开了右后卫视线范围,牵扯后卫),如果对方后卫没有注意到他,他就会处于一个接球后更加有威胁的区域(可以直接沿边路发起进攻)。

当球再次转移到边路时,右后卫的插上助攻依然是非常谨慎的。延边富德在边路形成了1v1的局面,却无人愿意给右边前卫金波更多支持,制造局部的人数优势。最后形成的局面是金波和对手左后卫1v1,全队的进攻组织到了这一步陷入了单打独斗的局面,显然会降低进攻的效率。

当右后卫姜洪权传球给右边前卫崔仁时,此时崔仁处于无人盯防,并且身后有开阔地的情况,如果崔仁在接球前回头观察身后,在接球后可以直接完成转身,但没有这么做的他选择了直接回传。在边路没有完成推进,对手的防守力量已经靠近了,姜洪权不得不选择了长传,而此时攻击线上的河太均、斯蒂夫都处于被盯防的状态,后场长传他们是不可能接到球权的,于是延边富德的这次进攻组织失败了。

斯蒂夫、崔仁在对阵广州恒大时的接球热区

以对阵广州恒大的比赛为例,我们可以观察到斯蒂夫、崔仁作为延边富德的左右双翼,他们接球的热区却不是标准意义上的边路球员,从接球热区上看,他们在对方的中路都分布有高热区域,意味着他们经常进入中路拿球,这对于一个追求地面渗透进攻的球队也是无可厚非的,他们那场比赛的对手,卫冕冠军广州恒大正是使用一个非常相似的体系,阿兰、于汉超便是经常活跃在中路,增加中路的接球点的边路球员。

吴永春、裴育文在对阵广州恒大时的接球热区

但边后卫对进攻的支援,便是延边富德和广州恒大的区别所在。当边路球员内收,让出边路空间时,延边富德的边后卫很少进入前场边路为球队拉开宽度。

同样在对阵广州恒大的比赛里,通过两个边后卫的接球热区便可发现,左路的吴永春非常明显,他的接球区域重点分布在中后场,两个边后卫在对方的进攻三区接球机会寥寥,这也就意味着在中路进攻遇阻时,球队很难通过分边或者转移另一侧边路来撕扯对手防线。延边富德的阵型一直保持的很好,但在需要换位和后场插上时,他们显得有些放不开手脚。

吴永春、姜洪权在进攻中的纵深选位

我们再用一场延边富德发挥非常强势的比赛来做一个佐证。

在3-0大胜江苏苏宁的比赛中,左右后卫的组合变成了吴永春、姜洪权,他们在本场比赛加大了助攻幅度,也拉开了场地宽度,但问题依然存在。

两名中后卫拉开接应门将池文一这点上看,延边富德做的是非常不错的,但当球运行到中路时,可以清楚的看到,右后卫姜洪权虽然拉开了宽度,却依然待在和出球队员平行线路上,没有形成纵深。这样即使球运行到了他这一侧,也无法形成渗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