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命水浒 > 第三百二十九章:天启八年

第三百二十九章:天启八年(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纲已经多次上书,向晁盖讲述西征的困难,请求陛下想办法,长此下去,关中经济难以承受。

晁盖对此早有预料,并想到了应对之策,那就是开垦西域农田和提升交通速度两策并举。

策略一、开垦西域农田,做到粮食自给自足,能有效缓解运输压力。

后世的西域开拓兵团,驻扎西域后,不仅大规模开荒造田,还兴修水利。兵团沿着西域数十条河流,修建起大小水库105座,开掘渠道4470多条,开垦土地150万亩,极大的缓解了当地驻军的粮食问题。

这150万亩耕地如果开发出来,可以养兵多少呢?简单计算一下。

让他们知道,大唐,回来了。

如今虎贲、神机、鹰扬、神策、武威、千牛、射声七支军团二十五万人在西域征战。

西域贫瘠,农业产出不足,很多后勤都要靠周边游牧供应,归顺的回鹘、吐蕃、羌族、蒙古部落大部分的牛羊肉都供应了征西大军仍显不足。

这样的隐患很严重。

让晁盖想起了大唐鼎盛时期的恒罗斯之战。当时大唐在安西都护府只有五万精锐,为了供给自身,对周边诸国、诸部大肆掠夺,引起了诸部不满,后来面对大食二十万大军进攻,这些西域国家和部族选择了背叛,切断了唐军补给,造成了安西军一退再退。

大宋时期,五谷产量:

水稻亩产270斤,约是石,

小麦亩产120斤,约是2石,

由此可见,将粮食安全寄托在周边游牧部族身上,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

当年大唐五万精锐就已经出现物资供应困难的情况,如今华夏二十五主力军团开拓西域,其中困难,可想而知。

李纲坐镇长安,每天最苦恼的就是又得调拨粮食和军械物资给三千里外的西征军送去!幸好华夏整体富足,川蜀、汉中的钱粮都直接运送到长安,加上这两年开始,关中、延绥、宁夏的赋税也开始缴纳,以千万人口缴纳的赋税供应二十五万西征军的物资,还是足够的。

难的是在运输上。

为了给西域运送物资,这条三千里的道路上,多达五十余万的辅兵在做后勤工作。辅兵也需要吃喝,那物资消耗相当于增加了两倍。当年大秦与赵国打长平之战时,也不过如此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