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命水浒 > 第三百二十六章:天启六年

第三百二十六章:天启六年(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全国上亿人口,每年的罪犯得有十万多人,把两年以上刑罚的罪犯转移出去,中原内部监狱的压力也轻松不少,将来改造好了,还能充当边疆屏障。

人口即是力量!

而继续拓展交通,劳动力的问题可以从周边国家想办法。

比如扶桑,被俘的那四十多万青壮,在扶桑建设好港口之后,就可以拉来大陆在东北继续修路。

比如南洋,商人们可以去那里贩卖瓷器、丝绸、茶叶,回来的时候可以带点当地的野人特产,回来充当劳动力修路。

在军事方面,帝国北方敌人被打残,东方敌人已消灭,南方小猫三两只,西方西域道路已打通。花荣获封天山侯、张清获封楼兰侯。

鲁达在高原建立了昆仑都护府,翻过日喀则,进入廓尔喀,征服了当地雅利安人的月族部落,打开通往恒河平原的道路。

刘唐在缅邦建立了沧澜都护府,沿着澜沧江,一直打向海边,在十万大山和密林中,开拓出了一条新路。

而晁盖面对日益扩张的疆土,正在想法设法向边疆移民,并继续改善交通。

关于移民,晁盖想到一个方法,那就是像后世带英帝国一样,将囚犯充当劳工拓边。

比如身毒,自从鲁达攻下高原,刘唐攻下缅邦,就打开了通向身毒、孟加拉的道路,那里有大量昆仑奴。

比如西域,西域国小民少,但是各大部族加起来百万人口还会有的,打仗俘虏的敌兵戴上枷锁就可以沿着河西走廊好好修路。

这免费劳动力不就来了吗?

不同于西方的《罪犯流放法》无序管理让罪犯篡夺了当地政权,也不同于带清发配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助长边疆包衣势力。

华夏的罪犯充边,依然带有集体劳动的特点。

在边疆地区设置集体农庄,凡是判刑两年以上人员,到集体农庄服刑相应年份,便可获释回到家乡。愿意继续留在当地的,可以参加边疆民兵,没有俸禄,只管食宿和基本补贴,服役三年后退役可获得10亩农田,若当兵期间立功,可获得更多奖励。如此一来,这些囚犯依然还是帝国的可以纳税的子民,而非沦为边疆某些人的附庸。

当兵才能封田,这一条无论如何不能破坏掉。

死刑人员中性质恶劣者不允许充边,比如杀人放火、拐卖儿童等等,需秋后问斩以警效尤;情况特殊获得谅解者,比如为父报仇、反抗中失手杀人等等,可根据民意允许充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