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命水浒 > 第三百二十四章:岛国治理

第三百二十四章:岛国治理(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同样的问题放在晁盖面前,晁盖可选择的余地就宽松了许多。

因为秦皇统一六国前,大秦总人口七百万,刨去川蜀、汉中、南阳等地,关中的老秦人不超过300万。而晁盖继承大宋遗产,汉民百姓将近一个亿!

人多力量大,在古代封建社会可不是一句空话。放眼周边诸国人口,没一个能打的!

至于为什么大宋坐拥近亿人口,却被区区百万的辽国和金国欺压差点灭国?那原因就不方便细究了。

这也是晁盖在国内实行土地国有,建设集体农庄的理由。

其他立功将士也各有封赏,从扶桑搜刮出来的金银财宝半数用来分与众人,引起众军欢呼。

之后,还是那一套引诱之法,劝导将士们退役,留在扶桑落户。

这种事不能强求,否则容易损害士兵们战斗的积极性。

锦衣还乡是很多人的梦想,好不容易立功封田,结果回不去了,许多立功士兵和他们的家人会很郁闷的。

就像历史上秦始皇后期,以横扫六合的气势,征讨六国,一统天下。立功的士兵越来越多,但是关中土地大都被权贵高层们占据,底层的老秦人只能被封到偏远地区,结果就导致,胜仗越打越多,关中的老秦人却越来越少。

集体劳动虽然容易产生惰性,但可以从小培养人们的集体意识,并让老弱得到很好的照顾。避免出现士兵前方打仗,后方家人饿死的情况。

但人对私田的欲望是无法遏制的,并随着人口增加越发强烈。新成年的一代人,如果不想一辈子留在农庄,总要为自己寻找出路,而想要得到私田,就得立功,立功之后,100亩以内的封田,可以在中原一带,让同乡们看到参军立功的好处。但是超过100亩,就必须到关外四大都护府去封田了。

有的是战死在了外面,有的是活着被分封在了外面。总而言之,参军就是有来无回。

这极大地挫伤了老秦人的战斗意志。

秦皇的思路是没错的,想要控制六国,必须要有老秦人镇守在当地。错在他的方式过于强硬,不珍惜老秦人的民力。

随着大秦越打越远,老秦人被征发的越来越多,形成了空心化。最后被项羽打上门的时候,只能征发修建阿房宫和始皇陵的六国囚徒来迎敌。

不得不说,秦皇太不爱惜老秦人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