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命水浒 > 第一百九十一章:官道建设

第一百九十一章:官道建设(第3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是登州负责路桥基建的宋万。宋万有长期调教俘虏营,开展基建工程的经验,算是这方面的长才。

二是黄门山四杰之中的九尾龟陶宗旺。陶宗旺非常善于营造挖渠。在定陶之战中作战勇猛,立下战功。晁盖也特意将他调来协助,算是高升。

六月十五日,《华夏半月谈》刊发第一期。

上面有晁盖专门题写的开篇词。还报道了一篇名为《晁天王挥锄修驰道》的文章,讲述晁天王如同古代尧舜,亲自挥舞锄头,带领百姓拓宽修补官道,为天下百姓顺利安全通行顶风流汗的事迹。并提出“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

文章名字俗了点,但是考虑到刊物是面对天下百姓,还是接地气些比较好。

到了北宋后期,水运系统的广泛发展,进一步挤压了陆地官道的作用。现在地方官道几乎已经形同虚设了。

这可不行!交通就是后勤,有后勤就能扩张势力。所以必须把交通搞起来!

晁盖的计划是在五府十三州之间建设一级道路,宽为十五丈;州府通向各县的道路,为二级道路,宽为十丈。

正好也把那些被俘的官军利用起来。

之前击败杨戬大军,刨去伤残,俘虏身体健康的官军18万,定陶之战又收获健康俘虏2万,共计20万身体健康俘虏可用。

而晁盖也在这一天,开始了自己的修路大业!

首先修筑扩宽的是郓城到济州城的道路。按照二级道路标准,建设十丈宽的道路。

因为有之前的官道作为基础,减少了测绘、选路等诸多环节。需要做的只是拓宽而已。

至于拓宽需要占用道路两旁田地问题,在现代可能是个难题,在封建古代却相对容易,只要给他们等面积置换便是。若是土地面积不足,杀两家民怨较大的地主豪强也就有了。

郓城县到济州城距离六十里。

这些俘虏在独龙岗和济州府两个地方关押,参加劳动改造、疏通水渠。但因为人数太多,已经快把独龙岗和济州府两地吃穷了。两地已经向晁盖诉苦多次。

晁盖准备把俘虏们作为此次道路拓宽工程的主要劳动力。顺便再把他们发展成自己的拥趸,为自己提供天命值。

二十万人呀!每月养他们都要花十万天命值买粮食,难道他们不该回报我么?

晁盖将会亲自主持修路事宜,二十万俘虏大军外出活动,交给一般人,晁盖也不放心。而且这么多俘虏太能吃,也只有晁盖跟着,才能随时没有后勤压力的解决他们吃饭问题。

为了顺利开展道路拓宽工程,晁盖又找了两个副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