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天命水浒 > 第一百九十一章:官道建设

第一百九十一章:官道建设(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晁盖推出了一项名为“县县通”的道路拓宽工程来争取民心,攫取天命值!

大宋虽然比较怂,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内部和平百年,道路交通得到了长足发展。

大宋官道以东京汴梁为中心,共有七条主干道,通向北京大名府、南京应天府、建康金陵府、淮南襄阳府、西京西安府、西川成都府、南粤广州府。

然后再依托府、州、县向外扩展,道路成网状延伸,形成密密麻麻的交通网络。行人沿着“官道”可以到达任意地点,出行十分方便。

官道上每隔一段路程,就在旁边的一个土堆上树立的石碑或木牌的堠子,专门标记道路里程、国界、州县界或交通规则,类似今天的路标。

郭某还是没舍得倾家荡产投入数百亿去参加博弈,最后以裁撤电商部为终结。

老郭一个开血汗工厂的,根本不懂资本运作和电商运行,又奴颜媚骨小家子气,失败也是正常的。

但这件事的道理却是相通的,它教育我们前期培养市场时,千万不能小气。

李清照邀请晁盖为六月十五日发行第一期《华夏半月谈》题写一章开篇词,得到晁盖欣然答应,这才拿着批款条子离开,急着去琢磨着在自己可以从哪里拉来帮手,如何征集并书写内容。

属下各司其职,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一般是“二十里置马铺,有歇马亭”,“六十里有驿,驿有饩给”,专门用来接待公使、官员。此外,馆驿之外,还设置了私人开设的邸店,专门为私人旅行提供食宿。道路两旁的店铺人口越聚越多之后,就形成了村镇,后世许多村镇的名字叫“五里铺”、“十里铺”,就是这么来的。

宋朝官道打下的基础为晁盖省下了许多力气,但此时的官道仍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道路狭窄。官道初始目的,只是为了方便驿马传递情报和官员来往,并没有考虑到商旅车马通行,所以七条主干道只有两丈宽,州郡官道更是只有一丈宽。

二是道路夯土而成。州府附近还能用石头垒砌一下,出了州府城门百丈,就变成夯土了,一下雨就泥泞不堪。地方官吏不作为,官道往往年久失修,土路车辙一尺深,再好的马车通过也得陷进去。

这两个缺陷,造成大宋虽然官道四通八达,但是官道利用率却很低,很多商贾宁可走乡间小路也不走官道,许多乡间黑店也因此生意兴隆。

而晁盖作为老板,最重要的就是为他们做好后勤,要钱给钱,要粮给粮,要人给人,要装备给装备!

而对于财政困难的梁山势力来说,晁盖当前重任就是继续捞取天命值来补贴势力发展。

现在每月有60万点财富收入,但还是不够!我还要更多!

如今夏收、夏种已经结束,距离八月十五的秋收还有两个月时间。往年官府都会利用这段时间征收夏粮,征发劳役。

但晁盖既然免了两年钱粮和劳役,官府落得清闲,百姓也能喘口气。可这两个月难道要浪费掉吗?那断然不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