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最佳闲王 > 第五六三章:闲中训子

第五六三章:闲中训子(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当然,评判不是为了打击李承光的积极性,而是要让他深刻的认识到其中的问题,认识到自身的问题,引以为戒。

在确定立太子之前,李元吉从不会去考虑这些问题,但是现在不同了,他必须要考虑这些,必须要让一个相对完美一些的太子上位,这样对大唐是好的,对李家,对自己在这个世界的血脉也是有好处的。

“纸上谈兵,也是一种实力的体现,赵括所酿下的过错,根源并不完全在于他自身,长平之战的失败,赵国被坑杀四十万主力军队,这个责任,赵孝成王与赵括应当各担一半的责任,赵孝成王的错在于不能慧眼识人,作为一名君主,其他的才能都可以暂时的忽视掉,但必须要能识人,说的更通俗一些,就是物尽其用。

就像火车上的那些零部件,每一个部件,都有他的用处,如果换一个地方,虽然有可能也能用,但影响的终究是火车自身,将军管军事,文人管政治,这也是一种方法。

而赵括的错在于为人过于傲气,总以为自己怀有大才,就敢目空一切,忽视一切敌人,不将其当做真正的大敌来对待,而这种态度,这种想法,更是直接造成了连赵括自身都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你知道赵括吗?”

“赵括?”李承光面色一愣,旋即想起一人,这些面色更加苍白了些:“父皇指的是赵国的赵括?”

“恩”李元吉点了点头。

这下李承光算是彻底的傻脸了。

赵括是谁?大名鼎鼎

一个看不到自己短板的人,一个根本不相信自己有短板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成功?”李元吉耐心的分解着,总之就是两个意思。

身为帝王,身为君主,必须要慧眼识人,如果做不到,那就严格遵守制度,不要去胡搞乱搞,不要想着让工部的官员去管户部的账目,不要让刑部的官员去兵部管军事。

纸上谈兵,说的就是这位赵括。

如果只是说经验不足也就罢了,问题在于,这位赵括老大爷,不仅仅只是经验不足,而且还极其的装逼与自信,为此而直接付出的代价,就是四十万赵军,直接导致了赵国被灭。

现在李元吉在考教自己的时候,却提出了赵括这个人,其意所指为何?这还用猜吗?

“赵括有才能吗?有是大才他的才能,远超过当代任何一位名将,但是赵括为何落得如此下场?朕为他总结了四个字,为人过傲”李元吉毫不客气的评判着历史人物。

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完全有资格来做出这样的一番评价。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