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最佳闲王 > 第五六三章:闲中训子

第五六三章:闲中训子(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详见对印反击战,打赢了为何要撤军?为何要那么快的撤军?

答案当然是物资跟不上,没有铁路,只能依靠一条危险陡峭的公路去运输,而印度却占据着地理优势,不撤退的话,出去的人都会被留在那里,胜利不代表物资不缺。

但是现在再去看看,硬抗?对峙?随你的便,青藏铁路能将成千上万吨的物资运输过去,哪怕天天打枪放炮,当鞭炮一样玩也能抗的住。

同样的道理。

李承光能够想到这一点,李元吉的确很欣慰,但欣慰不代表着无脑的支持,更不代表着需要大力的去赞扬。

儿臣曾经问过阎尚书,阎尚书说父皇的战略是暂时修建一东一西,一南一北两条十字交错铁路,但是儿臣觉得这还不够,儿臣觉得,在北部与南部,至少应该在修建两条东西向的铁路,而在东部与西部,应该再修建两条南北向的铁路,如此,数个十字交错铁路,如同一张巨大的渔网一样,无论何处发生火情,朝廷都可在短时间内照顾到,从而避免火势的蔓延。

而铁路亦可以加速商业的发展,推动人员的流动,这些对于经济方面,都有较大的帮助,更重要的是,铁路网线发达了,也就意味着物价下降了,这同样是重中之重。”

李承光说的这几点,让李元吉听的津津有味。

规划的头头是道,有模有样的,甚至,这就是后世在高铁网络开通之前,最基本的几条铁路线概况。

铁路的作用大不大?

缓缓的,李元吉收起了脸上的笑容,换上了一副严谨的态度。

很大,大到无法想象,无论是对于经济也好,军事也罢,拥有完整铁路线的国家,始终占据着各种各样的先机。

而如果有一条铁路直接通往辽东,那么杨广三征高句丽还会失败吗?怕是一次就能打下来吧?

铁路不仅可以将源源不断的物资运输过去,同样可以将源源不断的兵员运输过去。

打累了?打疲惫了?不要紧,再坚持几天,几天之后,我送你回家休息几个月。

用这样的方法去打,高句丽能抗住吗?即便占据地理优势,他们也扛不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