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最佳闲王 > 第四九二章:辞呈

第四九二章:辞呈(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这也并不是古板的规矩,面对于皇上特别看重的大臣,不管是否同意,都会见一面了解大臣心中的想法。

“诏”李元吉直接吩咐道,甚至连辞呈都还没来得及去看。

张公瑾这个人怎么说呢?李世民的忠臣,但却与李勣关系不错,而他进入秦王府,也是由李勣推荐的。

李元吉取代李世民之后,也同样是由李勣进行的劝说,张公瑾这才没有进行过激的反应。

事实上也没多少人进行过激反应,一是打不过,二是李元吉已死,就算是起兵,最终的结果也依旧是失败,甚至还会连累家人。

至于这事为什么是监事台来办,而不是吏部?

很简单,监事台对下面的情况最为了解,资料也最为全面,李元吉只是提出了一个要求,监事台则根据这个要求,将符合所有条件的人选以及资料单独罗列出来,之后在交给吏部去选任。

而监事台目前的人手已经有三千余人,规模甚是庞大,而且大多数都是低级别的官员,在资料方面,自然会公平公正的处理。

“什么?弘慎提出了辞呈?”正考虑着换届的事情具体该怎么操作才最妥当的李元吉,忽然间接到了张公瑾的辞呈,心中不由一惊。

“是的,刚才弘慎找到了臣,递交了这份辞呈。”萧瑀手拿着张公瑾的辞呈,宋忠则很有眼色的上前接过,然后在李元吉面前摊开。

加上李世民在后期做出的一系列昏招,让不少大臣都有些心寒,同理,在李元吉势如破竹的攻入长安,杀掉李世民之后,他们才会如此顺利的投降,虽然并不是人人都是真心的,包括现在也是。

但对于这些,李元吉却并不在意,兵权在手,只要这些大臣不傻,都不会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

况且他们也无人可投,李渊的态度也断绝了他们起事的可能性。

规矩就是规矩,除了吏部尚书以外,所有官员,要想递交辞呈,都必须要经过吏部。

吏部会先进性审核,若是同意,则递交皇帝审批。

区别还是跟官员身份等级一样,正五品以下的官员,递交辞呈之后回去等着就行,皇帝批不批,后续吏部会去通知。

而正五品以上的官员则不一样,若是吏部同意了,则需要本人跟着尚书一同前去面见皇帝做出详细的说明。

但这个面见也不是说见就见的,会先由吏部尚书递交辞呈,若是皇帝不同意,则直接打回,这个面也就不用见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