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唐朝最佳闲王 > 第二七六章:大唐还是很有骨气滴

第二七六章:大唐还是很有骨气滴(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比如说历史上的唐军,曾经以三万人的驻军规模,控制了整个西域、中东等地,李元吉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

朝廷高层发生的一些转变,并没有对基层的百姓产生什么太大的影响。

异邦在长安附近打了汉人,这事倒是传的沸沸扬扬的,但百姓们的态度却也很让人惊奇。

憎恨的倒是没有,或者说极少,大多数都是觉得那些异邦挺可怜的,估计还能不能回去都是一个问题。

因为一队吐蕃的使者在长安周边的放肆,让一个庞大的帝国动了灭国的心思。

这种事情放在现在这个时候,很难让人理解。

就是放在以前,这种事情也不是不可以解决的,毕竟他们打的只是普通百姓,又不是重要的官员,也不是皇亲国戚。

在所有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李元吉,房玄龄,杜如晦,李靖四个人便已经商定了要打吐蕃的决定,不仅做下了这个决定,还拿出了具体的方案,效率之高,简直让人惊讶。

府兵制,战斗力的确不错,但这却是基定于租庸调制之上的,随着人口的增多,土地的减少,这一制度早晚会崩溃。

对于外邦的傲气,整个大唐是深入到骨子里的,上到皇帝官员,下到普通的黎民百姓,就是奴隶们也敢拉着异邦一顿暴揍。

话题只能是话题,日子还要继续。

宋朝不缺钱,采取的也是募兵制,军饷什么的也很高,各种装备也很先进,理论上说宋军的战斗力应该很不错才是。

但宋朝的文官治国理念,愣生生的将军队给压制成了二流,甚至是三流,所以才导致了这个结果。

身为后世人,李元吉很清楚这两种制度的弊端,也很清楚,为什么唐朝在改变租庸调之前,很少远征的原因。

简单的说,就是府兵并不适合远征作战,他们更适应本土作战,对于远征他国,从心里面就没有完全的接受。

募兵制倒是不存在这个问题,常年待在军中,会让他们渐渐的放下这种戒备,这样的军队才更适合远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