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高歌 > 217 家家有本难忘的经

217 家家有本难忘的经(第4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姚崇不敢怠慢,连忙问道:“陛下,老臣愿为陛下分忧。”

李隆基没说话,把一封打着火漆印记的密信放在姚崇跟前,示意姚崇看信。

一看到黑色的信封,姚崇神情一怔,当看到信封上的三个火漆印记,整个人都严肃起来:黑色信封,是不良人传送重要密信的专用信封,不良人是皇帝直辖的神秘组织,目标只有一个,就是维护大唐皇室,铲除对大唐皇室不利的人或组织。

不良人组织极为严密且低调,平日隐藏各色人群当中,只有大唐的重臣才知道不良人的存在,可每个知情人都噤若寒蝉,三个火漆印记,以示着最紧急等级。

带着三个火漆印记的黑色密信出现在御案,说明一件事:出大事了。

很多人以为郑鹏的小日子过得不错,去平康坊风流可以刷脸、做官不用点卯还能得到皇帝青睐,青云直上、身家丰厚还有漂亮的突骑施郡主缠着,都主动跑到家里住了,可以说艳福不浅,只有郑鹏知道,自己的笑中带着苦涩。

名义上的父母还在元城县,家族可以放弃,但亲情不能辜负,郑鹏忘不了被赶出家门,“父母”把所有能动用的积蓄缝在衣服中的情形,以前一直很低调,很多人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风流才名上,等这些话题说到厌倦,差不多就要起底,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坎,早晚让人“吊打”一遍。

当日那个郑老头真把自己从族谱删除就好了。

除了家族的问题,还有博陵崔氏的崔源。

崔源是一位让郑鹏第一次感到生命那么脆弱、离死亡那么近的人,也是一手毁掉郑鹏爱情和安逸生活,五品左教坊判官,听起来不小,可在人们跟里却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乐官,想跟崔源斗,相差得太远。

算了,发愁也没用,再苦再累也得笑着面对。

就在郑鹏感叹时,皇宫的御书房内,李隆基也正在感叹:“家是小家,国是大家,家家有本难的经,姚爱卿,朕也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姚崇提出振兴大唐的“十谏”后,大唐走回中兴的道路,百姓的生活不断提高,大唐的国力不断增强,国力增强的最大表现,就是大唐影响力越来越强,现在大唐对西域地区的控制力,比贞观年间还要强,控制的疆域是前所未有广阔。

国富民强,四河升平,姚崇没想到皇帝在御书房召见自己,脸上挂着愁容,问一句陛下为何愁眉不展时,李隆基说出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种话。

皇帝心怀臣民,把大唐比喻为家,这是值得赞扬的事,可作为臣子,还让皇帝有“难念的经”,那就是大不敬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