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满江红之崛起 > 第113章 交易(上)

第113章 交易(上)(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谢尔思在不可思议的同时,同样带着一丝兴奋,在他看来这无疑是美国最大的外交胜利之一,美国正在一点点的提高着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正在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甚至是英国这个对远东有着传统影响力的国家所能相比的。

“特使先生,您的演讲实在是太精彩了!”

看到结束演讲的金子坚太郎朝自己走来的时候,雷恩连忙将香槟酒杯放到服务生的托盘上,朝他走了过去。

“谢谢您,雷恩参议员,我只是在演讲中告诉善良的美国人真相而已!”

金子坚太郎面含微笑的向雷恩说道。

美国人的《排华法案》从1882年开始,到1905年已经有20多年了。起初,美洲华人的种种不幸并没有引起大洋彼岸中国人的强烈反弹。

过去清国政斧也一厢情愿地认为,《排华法案》只是限制华工,而不是禁止其他身份的华人,因为美国政斧保证过对已经在美国合法居留的华人给予最惠国民待遇。

但事态发展到后来,不仅华工遭排斥,上等华人也屡遭搔扰和侮辱。两年前,中国驻美武官谭锦镛被旧金山警察侮辱后自尽。消息传开,中国人,尤其是知识阶层,很难再把美国排斥华工当作移民们自己的事。尤其到了去年,面临大选的罗斯福为赢得西部的支持,表示赞成国会制订新的排华法案。

在中国人看来,正是这个美国总统的轻率行为把他们推向了愤怒边缘。从那时起中国就在酝酿着对美国的抵制,而如果进行适当联系的话,整个美国所看到的只是中国的“不知感谢恩”。

金子坚把视线投给宴会厅内的十几名记者,他们是他邀请的来的记者,都是各大报社派出的最得力的时事纪者,为了这场“演出”自己甚至给他们每人准备了500美元的现金。

“特使阁下,我想你今天的演讲明天或都后天一定会上《华盛顿时报》的头版,谢尔思先生,你觉得呢?”

转向谢尔思的雷恩问道,谢尔思是《华盛顿时报》的知名时事记者,“我想……”

在金子坚太郎的演讲中,他不断拿着中国的报纸向人们介绍着,中国人是如何阴险的“利用”美国政斧以及罗斯福总统先生对和平的渴望,在疲惫不堪的曰军重整旗鼓之前,结束那场“投机战争”的同时,在国内借助其它“匪夷所思”的借口,酝酿抵制美货以便向美国“施加压力”,随着他的演讲,掌声不断的响起,情绪似乎被他点燃了一般。

“巧舌如簧!”

端着香槟酒杯的雷恩听着金子坚太郎的演讲,便扭头对身旁的谢尔思说道。

“金子特使的话,让我想起了这么一句话来!”

“嗯哼!谁能想到远在太平洋彼岸的华盛顿,竟然成了中曰外交关系的主场呢?”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