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19章 只是意外

第219章 只是意外(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时间,随着规划的完成南京城内开始了大拆房子,以展宽大马路,在展宽在马路的时候,同时在两侧修建新式建筑,以便为新朝、新都献个新模样。

这条大路的规划很简单,市政斧就在地图上划了两道线,线里限两星期拆完,不拆的政斧替他们拆。为了加快修筑速度,甚至于光复军参谋部还调动了三个工兵团协助修路。

对于南京官员来说,他们自然明白这中华大道和中华大道两侧的建筑,无不是给新朝甚至于新皇登其准备的,自然的也就在所不惜了。当然的也有一些人住护不愿意迁走,不过最后或许是怕给新朝惹来什么不愤,自然的政斧赔偿什么的倒也不吝啬,在城外、城内帮其寻找租住房,又许诺他曰回迁,这南京城沿着中华大道的的拆迁,动静虽大,但却未引起任何风波。

心下这么想着的时候,陈其美沿着路边走着的时候,看到前方标着的“前方施工请绕行”的警示牌时,只是朝前走着,全未把这这警示牌放在眼里,从这里回住的地方可以少走半里地。

走进工地的陈其美并不知道,当他走进这标着“警示”的工地时,一直跟在他身后的那人那张毫无表情的脸上,却是露出些许冷笑。

总之,寻常的道路已经被斩断了。至少在他看来,就是如此,他不屑于去考什么公务员,在看他看来,那些芝麻大的事务官员远不是他所追求的。

虽然他在上海协办《民报》,鼓动革命、共和,可《民报》发行量却是每每创底,“光复之业即将功成,国家当全面转入重建之业”,执政斧总是能够想出鼓动人心的新名词,与之相对应的还有执政向外界信口开河道出的什么“政斧十年之任务”。

“三万公里铁路、五十万公里公路、六十万所学校、一百五十万吨轮船、五百万吨钢、五千万在校学生!一亿识字之公民!”

大话谁都敢说,但像他这般吹牛不打草搞之人,却是世间少见,别的不说,就是六十万所学校,五千万在校生,一亿识字之公民,别说是十年,就是二十年也不可能实现。

“你觉得这次先生在执政斧,能和他达成什么协议吗?”

路边一片被挖开的地基里,建筑工人正在修着下水道,而在原本的道路上,左右堆着砖块、水泥、木板之类的建材,偶尔的还会有路人从那里经过,很多人为了少走一段路选择穿行工地。

一个挑着挑子的小贩,从铺着麻袋片的路上迎面从陈其美的身边走过,而陈其美全是不假思索的从那人走过的地方朝前走着,可在他脚踏上麻袋片时,脚下却是一空,伴着声惊叫整个人陷了下去。

正在施路下通道内铺扎着钢筋的工人先闻一声尖叫,接着又听到一听闷哼,急忙回身一看,只看到一人被扎在混凝土块上的钢筋刺穿了身体,伴着叫喊声的响起,立即有人围到陷空的地方朝下看去,围观的人群中有一个人冷笑了下,又看了几眼后,和其它人一样离开这片工地。

“……钢筋刺穿胸膛、脖颈,等工人尚未锯断钢筋时,就已……”

突然,陈其美话声一变,把话头转向几百米外,即将举行的一次会谈。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在茶园里同样有两个人坐在那喝着茶,只不过他们的眼睛却是他们的的身上,这时看到其中一人点手要茶时,其中一人冷冷的看着他们,相比于他们的谈话内容,他们更关注的却是他们的举动。

待两人离开时,两人只是后面跟了过去,在门外那陈尤两人分开后,两人便各随一人。

走在街上陈其美看着这似工地般的南京,出城直通下关码头中华路,此时正在进行拓宽,路两侧因公路拓宽拆房致使的灰尘扬布于空,使城中的空气显得有些的污浊,甚至略有些呛人。

在路边,江宁易名南京之初,虽然说南京市财政拮据,可是市政斧却抓住执政斧定都以南京的机会,提出修筑中华大道的建议,结果得到了采纳。于是执政斧出资修建此路,预计今年6月底至明年春节建成一条长12公里、宽40米、铺有沥青路面的中华大道,并从上海法租界购得第一批悬铃木数千株,种植在大道两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