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北宋小厨师 >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华文化不弱于人

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中华文化不弱于人(第4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相国寺。

千名学者坐在相国寺前面的平地内,由最开始纯粹的争论,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一种探讨,国家改如何发展。

他们的争论促使了国家的政策诞生,当然,这里面是有暗箱操作的,只是他们不知道罢了,但是不管怎么说,他们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这让他们非常自信,然而朝廷的政策出来之后,又推动他们从一个更加务实的角度去思考了。

为什么朝廷会答应我们这一种说法,否定了另外一种说法,这都是值得他们去思考的。

在空地边上的一栋阁楼的二楼上,赵楷领着三巨头和二长站在窗前,注视着底下的学者。

如今李奇的经济建设已经成熟了,即将要到瓶颈了,如果要突破这个瓶颈,就必须要经济自由化,用利益去促使人类产生更多的利益。

如何产生更多的利益?

唯有一条路,发明创造,用人类的智慧去创造更多的利益,因为你不搞更新式的花样出来,你无法比别人获取更多的利益,这也就能推动工业的进步。

经济市场的自由,是能够带动整个国家的进步。

李奇心里还是非常希望借着无为而治的思想让工业时代能够提前降临到大宋。

“集思广益,集思广益,这才是治国之道。”

赵楷听得是频频头,又转头朝着李奇他们道:“你们今日盖的这一间屋子比上回的要好多了,只要你们能够同心协力,这世上恐怕没有难倒你们的事。”

而且,自由经济体系也符合赵楷战略方针,因为自由经济是不反对战争的,当国内的财富膨胀到了极致时,亦或者经济萧条时,都不用皇帝说话,百姓自然就会推动扩张的政策。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毕竟是一个封建社会,完全自由的经济是不可能的,这市场经济还是要建立在君王、律法、政治之上的,你不能做买卖做到皇帝头上去了,好比如,谁傻不拉几的跑去要买皇上的龙椅、龙袍,虽然在市场经济下,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等价交换的,但谁真的要这么做,那就不是纯粹的市场经济了,而是纯粹的找死了。

不过,这是自古以来,朝廷首次明确指定经济思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其实这不是人为的,而是一种客观的体现,要知道如今大宋的商税占据了国库收入的九成,朝廷还有什么理由不去重视商业,不去发展商业,大臣们有什么资格去反对商业,商业若不好,你们就都得去喝西北风了。

这就跟做人一样,你想要得到别人的重视,首先就要体现出你的价值,别人才会去重视你,整天待在家里怨天尤人,恨这恨那的,这完全就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思想,你展现出了价值,自然会有人找上你,这就是市场经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