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一百零八章 珍品

第两千一百零八章 珍品(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瘗鹤铭》用笔撑挺劲健,圆笔藏锋,体法从篆隶中变化而来。结体宽博舒展,上下相衔,如仙鹤低舞,仪态大方,飘然欲仙,字如其名,表里一致,的确堪称书法杰作。故而其后历朝以来,学《瘗鹤铭》的书家众多,除了黄庭坚,杰出的还有米芾、陆游、八大山人。晚清碑帖学起来后,还有高凤翰、郑板桥、何绍基、赵之谦、沈曾植、曾熙、李瑞清、徐悲鸿等,张大千等人。

《瘗鹤铭》原刻为写于江苏镇江焦山西麓的崖壁上的摩崖大字,是一位隐士为一只死去的鹤所撰的纪念文字。摩崖原刻有华阳真逸撰,上皇山樵书。然对书者,历来众说纷纭,一直争论不休。主要有说是东晋王羲之所书,有说南朝道教首领陶弘景所书,还有一说是唐朝王瓒所书。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那道摩崖在北宋末年就被雷击崩落,而坠江中碎为五块,平时没入水中,至水枯时方能见到。

据《焦山志》载,《瘗鹤铭》铭文原来有一百六十多字,到清康熙五十一年冬,曾任江宁、苏州知府的陈鹏年募工,历时三月,起《瘗鹤铭》残石于江中,清理剔垢得铭文八十六字,其中还有九字损缺。

因为先落水,后出水,因此《瘗鹤铭》的拓本就有了水前本和水后本之分,各版本字数不尽相同,内容也略有差异。

比如汉代青釉博山陶镜奁,被鉴定为汉代青釉陶谷仓这类的错误,周至当然不能容忍,忍不住提出纠正。

这年头像他这样的人才的确不太多,懂文玩的英语一般不大利索,英语利索的不大懂文玩,就连开片这个词都翻不出来,最终周至还是觉得用craelegze来翻译相对合适,也得到了大家认可。

虽然这个词周至依旧不太满意,毕竟这是个法语词,表示的是瓷器烧制而成的网状系列纹,不过中文的开片儿词性是褒义,而这个craelegze却是中性甚至是贬义,这就和龙和dragon一样,属于没处说理的地方了。

抛开这些,周至这几天的主业却是捣糨糊。

《淳化阁贴》是从安思远这里流出去的,之前什么状态安思远当然非常清楚,而六手卷之前的拥有方藤田美术馆和安宅英一与坂本五郎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坂本五郎和安思远既是同行,也是朋友。

水前本因椎拓不易,传世已凤毛麟角而珍稀异常,片纸只字,视若拱璧。故出水后拓本即便字数增多、摹拓精于水前本,然其版本艺术价值仍不能与水前本同日而语。

在大量华人暴发户涌入之前,全世界顶级的古代中国艺术品收藏圈子其实也就这么大,顶级艺术品的背后,总是离不开这些大佬们的身影,因此周至的水平,安思远也相当清楚。

直到官司打赢,安思远捐出了舞凤天王像以后,才将周至叫到了府上,取出了需要周至完成的真正任务——修复明拓《瘗鹤铭》和宋拓怀素《大草千字文》!

《瘗鹤铭》是中国书法史上一座能与兰亭比肩的高峰,自北宋初年露出水面以来,声名极盛。

要说起来,《瘗鹤铭》和周至还有一些关系,因为他师从黄山谷,而黄山谷的书法,据说就是路过镇江时,见《瘗鹤铭》碑文存字虽少而气势宏逸,神态飞动,读之令人回味无穷。于是在《瘗鹤铭》石刻下徘徊数日,书法由此而大进的。

因此黄庭坚认为大字无过《瘗鹤铭》、其胜乃不可貌,誉之为大字之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