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三卷新时代 第151章 就这么干吧!(求月票!)

第三卷新时代 第151章 就这么干吧!(求月票!)(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郑会长,你是国会侨务委员会主席,你告诉我马来有多少华人!准确的来说,是马来亚华侨所占人口比例!”

在沉默了一会后,司马把话峰一转,同时直视着郑彦芬。

面对总理的问题郑彦芬一愣,一时差点没能反应过来,在思考了十数秒后才给了总理答案。

“嗯!43。65%,马来亚是除兰芳外,华侨人数最多的聚居地,在绝大多数城市中,华侨所占比例普遍在60%以上,甚至在某些城市超过95%!”

总理的问题让郑彦芬和顾维钧明白为什么总理会提到马来亚的独立问题,肯定和这个华侨比例有关系,而且顾维钧想到总理那位太太的娘家人,张家本身就是马来亚华侨中影响力颇大的家庭之一,华侨造就了马来亚,同样控制着马来亚经济,而在国内影响力颇大的华南财团和以南洋为活动中心的南洋财团中,生活在马来亚的侨商更占据着主导地位。

顾维钧用相对平淡的口吻说到,国防军在缅甸、在马来亚受到欢迎是不争事实,国内的各大报纸亦喜欢当地土著欢迎国防军到来的照片表明这一点,千百年来中国就有着亚洲至少是东南亚共主的历史沉淀,而中国这一次宣战,亦是为了帮助那些殖民地地区获得独立。

国防军的心理战部队更是不断的在战争期间利用广播、图文并茂的传单向土著人传递这一点,而越南、柬埔寨、老挝三国的独立更是让各地殖民地独立运动成员看到了真正的希望。

“我们来到这里是解放亚洲兄弟,而不是为了奴役你们!”

韩国独立后的成功范例,中国给予越南、柬埔寨、老挝全面独立的事实,并帮助他们建立现代政权、军队、恢复经济这样的范例后,那些接受英国教育的缅甸、马来亚精英们甚至于印度人,纷纷看到了真正独立的希望,正因如此,一种前的未来的独立浪潮正在东南亚上演着,就某种程度上而言,他们甚至祈盼着国防军的到来,最终给予他们独立。

“少川,随着英印军主力经海路撤出仰光,缅甸已经获得解放,缅甸、菲律宾都可以获得独立,这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也是我们的即定政策,我们会以韩国的成功模式和中南地区的经验,在缅甸和菲律宾建立新的、独立的共和政权,但是……”

这些人肯定不愿意看到,总理将韩国模式套用在“情况特殊”的马来亚,与“韩国模式”相比,那些人肯定更愿意采用“兰芳模式”,即华人主导政府。

“你们应该知道,我们对华侨的国籍政策,自共和以来,我们实施的是“血缘国籍”,只要父亲是中国人,所生子女即自动获得中国国籍。现在我们在马来亚却碰到了一个问题,假如我们在马来亚实施“韩国模式”,那么,华侨的身份界定,按照我们在兰芳、泰国、中南惯例,即华人自动获得独立后所在国国籍,我们是承认双重国籍的。”

司马提到现在在马来亚碰到的问题,也就是华侨的地位问题。

“独立后的马来亚,占人口43。6%的华侨地位是什么?我们应该对马来亚持以什么政策,这些都是问题,假如说,我们执行兰芳模式,那么占人口50%的马来人又置于何地,同样这有可能倒置亲英势力和英国间谍从中策反,进而导致马来亚的时局不稳定,这和我们建立稳定政权的目标是有违的,同时英国人可以马来亚为借口抨击我们。”

说到这里司马的话声稍顿一下。

“在马来亚,我们却不能持以同样的政策,马来亚和其它地区有着本质上不同。”

历史上,中国与马来亚的交往是从汉代开始,马来亚可谓是中国人下南洋的第一站,郑和下西洋亦是以马来亚为大本营,明亡后,马来亚亦是不甘为清奴的国人避难之地。19世纪中叶以后,清王朝政治**、经济疲弊、民生困苦,沿海居民更是纷纷南渡谋生,甚至出现以千人为单位向马来亚的集体移民。

而与之相对应的数百年来,马来亚的发展几乎全仰赖于多少代华侨的努力,吉隆坡是华人矿工发展起来的,马来亚最繁华柔佛巴鲁亦是如此,实际上马来亚绝大多数城市都是因华人开拓发展起来,是华人把马来亚的小渔村、蛮荒雨林开拓成繁华的城市、种植园,这注定了马来亚和东南亚任何一个国家不同,同样决定了中国在对待马来亚问题上,不能与其它地区持相同政策。

而且早在国防军进入马来亚之前,南洋财团就通过琳琳的娘家人张家的人,向自己转达一个愿望,他们准确的来说是马来亚华侨社团希望马来亚独立后,在人数上不逊于于马亚族的华族,可以在新政府中占据主导地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