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342章 冰冷的樱花(中)(求月票!)

第二卷大时代 第342章 冰冷的樱花(中)(求月票!)(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一天,一个有野心的年青人和五个绝望的人在半个小时内,决定了日本的命运!

在战争爆发之前,又有几个日本人可以想到这一切呢?没有人!没有任何人可以料到这一天!

6月2日早晨,五百九十名近卫师团以及调至东京的中高层军官身穿陆军制服,在宫内省大楼的前庭排成十列。这些人当中有勋章的,都在胸前佩带着略章,并且戴白手稍停,在佐闲侍从长的先导下,身为摄政的皇太子裕仁身穿西装从正门走出来。

这是战争之后,裕仁第一次换将身上的戎装退去,换上一身白色的西装,当那些军官们看到裕仁的身上的这身服装时,他们似乎明白了眼前这位日本帝国未来的天皇和现在的主宰所做出的选择,作为效忠天皇军人,他们明白自己的应该做些什么。

“立正!”

但还有一个问题值得关注,那就是英国、法国、美国的态度将在这场谈判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为。尽管中国政府表现的非常强硬,但在另一方面,中国政府非常顾忌的三国的态度,毕竟对于中国而言,得罪世界三大列强,无疑是不理智的,而三国支持日本用于平衡其远东战略,这一点大体上毋庸置疑,但是问题在于三国介入辐度有多深,他们会坚持到什么地步。

外务省对形势做出的分析是“如帝国表现出的必须要结束战争的态度之后,三国为维护远东的平衡,以日本牵制中国的战略方针,那么三国的介入的深入将超过我们的估计,三国可以接受一个强大的日本,但绝不乐意看到一个有能力挑战三国的中国,更何况是一个与德国有着准盟友,甚至秘密条约的东方国家,因此,最终他们达成一致意见,即借助三国介入,尽可能的保全日本利益,不过接受部分主要的媾和条件,对日本来说这或许是一个明智之举。

经过这番探讨之后,上午十一点,近卫文麿进宫觐见皇太子裕仁。在将发向中国的媾和能告初稿恭恭敬敬地呈上去之后。近卫文麿几乎是用一种低沉颤抖的声音发言,近卫知道自己的这番讲话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自己将成为帝国历史上最大的国贼,不过在近卫文麿的内心深处,还潜藏着另一番打算,没有任何人愿意做一月首相。

“……外务省认为,接受中国的媾和方案理论上是可行的,中国所要求的领土均系明治大帝之后开拓之新疆土,在国民情绪上或许尚可以接受,外务省认为可以领土问题在赔款问题与中国做深入谈判,最终迫使中国做出让步,而英美法三国无疑是站在帝国一方的!”

在一阵令人感到沉重的沉默之后。站起身来的裕仁沉默了许久才开口发出了声音。

八天前晋升为东京卫戍司令的中岛正武,这位前东京宪兵司令,尽管因其在叛乱是“果断”的进入美国使馆内,但因其仍不断联络忠于天皇的部队,并在镇压叛乱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受到表彰,此时他喊出了一声口令。

裕仁站到中央,中岛再一次喊口令。

“向皇太子殿下敬礼”

三个师团的军官们左手按军刀,一齐举手敬礼。

“不管怎样,总算可以预料战争即将结束了。我想,仅此一点就很好了。至少我们现在还有一些各种讨价还价的空间,不是吗?如果不接受的话,战争还将继续下去。外战结束之后,我们必须要在短期内结束内战!不能再让国民受苦了。”

此时裕仁再一次强调一遍“不能再让国民受苦了”,似乎身为皇太子的裕仁真的就像日本历史书上描述的每一位日本天皇一般,是一个仁爱的长者,而不是一个和威做福的皇帝,他所做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国民的福祉,即便是对中国宣战也是如此!

至于战争的责任!是田中和那些狂热分子而已!

遵照摄政的皇太子的旨意,定期的御前会议在下午一点半召开。此时,身为首相的田中以及被西园寺等人推出的其余五名内阁成员,都一致赞成“勇敢”的近卫提出的,“接受部分媾和条件,与中国谈判停止战争”的方案,于是日本新任内阁几乎是组阁的第一时间,就通过了他们的第一个决议。

而出人的意料的是,这一次的御前会议,摄政的皇太子因拜见天皇而未能参加,而帝国最后的元老西元寺公望则因为身体原因未能参加,至于其它的一些政治精英、天皇幕僚们则因为中国空军对东京的再一次轰炸而未能参加。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