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185章 一丘之貉

第二卷大时代 第185章 一丘之貉(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现在作为司马的政务幕僚的吕仁已经有权出现在西北的高级政务会议上,并在会议上发言。如果说现在的西北谁最春风得意,恐怕当数身为国家和平委员会主席的吕仁,在西北甚至于全国,恐怕无人不知在青年近卫军誓师时那个高喊着谁是我们的领袖的议员。

“中国只需要一个领袖!黎元洪无能!段祺瑞刚愎!荪文空谈!至于政流,个个行祸国殃民之举!试问诺大中国谁人能担此之责!除司马先生外别无二人!”

数天前吕仁在接受西北广播电台的专访时侃侃而谈,更是以其尖牙毫不留情而名闻国内,一句话把中国政界上下得罪个透顶,这种话恐怕只有吕仁能说的出来,不过大多数亦明白其说的是句大实话,尽管对于最后一句并不能赢得他人的赞同。

“不测?呵呵!中仁太过小心了,大总统、总理发出有电已传遍举国上下,畅卿虽不敢做他保证,但却相信先生进京必会安全无虑,黎元洪虽然做事举措失当,但亦不失宽仁谨厚,段祺瑞虽刚愎自用,但亦正直不阿,这种下坐之事绝不会用。请主任立即通电全国回应大总统、总理邀请,省得晚了显得我们不够大度!”

杨永泰自信满满的笑说道,吕中仁什么地方都好,就是有一个毛病改不了,以已度人。中仁太爱行用阴谋,殊不知真正无懈可击的不是阴谋,而为阳谋。

……

西北市、哈尔滨几乎每一个西北大中城市的街头,骑着自行车背着报囊的报童们,连珠炮似地不停呼喊着。人们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纷纷拥上街头,抢着购买“号外”,所有人都明白内战的阴云将会因为这封电报而弥散,更重要的是人们在心亦隐隐期待着先生进京后,能否给这个老大的国家注入一针强心针,到那时举国皆如西北。

顷刻之间,喜讯像春风一样,传遍每个角落。大街上一些奔驰的汽车上插起了庆祝的旗帜,高大的商店内外挂满了庆祝胜利的彩灯彩球,机关、银行、工厂纷纷以白绸、红布抄写出祝西北边防公署主任司马华之进京共商国事顺利的祝报,每个字大如箩斗,高高地悬在门首。

不少地方甚至劈劈啪啪地放起了鞭炮,“咚——叭!——”震耳之声,不绝于耳。年青的青年学生甚至把脸盆当锣,叮叮地敲着,在街上扭着、喊着,孩喊声、笑声、鞭炮声、喇叭声、歌唱声,好像是过节一般汇成一片欢庆的海洋……

在所有人看来,似乎大总统、总理电邀请司马进京之后,国家可在一夜之间强大起来,司马进京之后,国内的种种弊端即会一夜扫除,在中央表态之后,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西北,等待着那个不过三十岁的年青人的回应。

“华之,你若是决定进京,除公署特勤处的特工外,可以从特战部队抽调精锐组成卫士营,配以自动武器,应足以保证你在京安危!”

面上时忧时喜的蔡锷开口说到,进京共商国事对西北而言是和平解决国事的机会,但是对司马个人来说,无疑是一次冒险,对于眼前的这个年青人,蔡锷比他人更为了解,表面上看起来大大咧咧,可是私下里他比谁都注重自己的安全。

两年前的那次未遂的刺杀事件,在他心中留有阴影,防弹轿车、防弹专列无一不是佐证,但是京城这次他一定要去,不过的最好还是做一些防范,毕竟他人的保证,远不及做好最坏的打算。

让人意外的是,司马对自己的安全似乎并不担心,反倒像个没事人一样。

“呵呵!松坡,你太谨慎了,和平时一样,让特勤局派人同行就行了!畅卿,你拟电回复中央,进京我是进定了!大家别忘了一点,现在在圆明园有近六万青年!若是论及在京城附近的兵多,恐怕段芝泉的兵也不见得比咱们的多吧!再则他不会干那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傻事!”

“去!为什么不去!”

见众人反对自己前望京城司马笑说道,说不激动是假。上次自己进京是为了建开矿、建钢铁厂,而这次是大总统、总理二人联电邀请自己进京共商国事,他们已经接受了联合议会的建议,解散逾期国会、重选二届国会。

这次进京对自己而言,与其说是共商国事,倒不如说是进京盘点胜利的果实,与各方的利益取得平衡。

“先生,万一他们居心叵测,只怕……”

吕仁有些担心的说道,一直以来吕仁都是进军中央、夺取中央政权的鼓吹着,而现在事到头来,反而怕了。怕眼前的这个年龄仅比自己大上一岁的先生在京遭遇不测,到时西北……就完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