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二卷大时代 第15章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求票中!)

第二卷大时代 第15章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求票中!)(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看着眼前的穆藕初这位由自己任命的农商部长司马开口问道,农业在西北并不占重要问题地位,但是却同样不能忽视。历史告诉司马在农村问题上,必须要顷注百分之百的注意力,任何忽视农村的政策,倒至的后果都有可能是毁灭性的。但是让司马失望的却是穆藕初在面对自己的回答的时候只是摇着头。

尽管最后西北省的第一部长会议确定了西北全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全部转入战时机制,并且将按照早已制定的国民动员计划在全省进行全面动员。但是穆藕初提到的农业和农村因为大量劳力被抽走的难题,最终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农村问题仍然一块石头一样压在司马的的心中,至少在这一问题解决之前。但是动员令却不能推迟,动员令仍然需要按照计划在全省实施。

“朋友们!回家吧!回去和你们有家人道个别。当战争结束的时候,广播电台的大门仍然像是们敞开!朋友们,能和你们一起工作,是我这一生最大的荣幸!如果我有幸接到征召令的话,也许我们会在军队之中相见。”

在广播电台的会议室内,身为广播电台台长的曹仲渊看着眼前这二十六名电台中并不属于必要工作岗位的工作人员和一些勤杂工友说道,作为电台台长的曹仲渊并没愿意看到自己的雇员离开电台走上战场。

曹仲渊没想到在动员令下达不到两个小时,一名邮递员便送来二十六份征召令,电台的这二十六名所在岗位并不重要的职工和数名勤杂工友需要按征召令的要求,在四十八个小时内到就近的征兵点报道,曹仲渊从来不会怀疑西北的工作高效率,但是却当看到这些征召令的时候,曹仲渊知道西北绝对早已制定了全面的动员计划,否则效率绝对不会如此之高。

“主任,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一个半月后即是农忙时节,可是随着动员令的下发,将有超过四十万青壮劳力被抽出农村,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劳力将会出现严重不足,青壮劳力又是农村家庭收入的骨干,虽然边防军的军饷非常丰厚,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解决这一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西北的农村因为土地无人耕种,迟早会发生骚乱,这将会直接影响到西北未来。不解农村劳力问题,我们根本不可以进行全面动员!”

在会议进行了数十分钟之后,一直沉默不语的穆藕初正色说道,身为农商部部长的穆藕初对于此次动员并没有任何担心,西北的工厂企业完全可以可以适应战时体制下的高强度生产任务,而并不担心动员会影响到西北的工业发展,战争一直都是工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就像现在的西北工业能够得到发展实际上就利益于欧洲的战争造成市场空白。

而这次全面动员在穆藕初看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到西北的工业进一步发展,而且也许是一个改变西北工业基础分布的大好时机,现在的西北省根本就是两个世界,依赖外部定单造成的工业高度发达、市场繁荣的西北市和如同原始社会的一般西北省绝大多数地区。

即便就是数十里地之外的张家口这座当年口外第一大城,和西北相比也更像是一个落后的乡镇,身为农商部长的穆藕初自上任以来,就是以如何调整西北工商业布局以工作核心,以期改变整个西北省绝大多数地区的如原始社会般的落后状况。

但是对于动员后的西北在农村和农业可能会碰到的问题上,穆藕初却没有了这个底气,所以更多的担心是集中的西北的农村身上,而问题的根本就是农村的劳力问题。

但是在曹仲渊南京海军雷电学校学习时,曹仲渊知道全面动员令意味着什么,如果不是战争的威胁迫在眉睫,曹仲渊相信西北绝对不会通过这份中国第一个全面动员令。西北是在以一省之力保卫一个国家,除了全面动员之外,还能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保重!”

“劳力!”

听到穆藕初的话后,司马几乎是皱着眉头说诺有所思的重复这两个字,司马知道穆藕初并不是在危言耸听,他说的是事实,百分之百的事实,中国历史上只所以有国之虽大好战必亡的警言,实际上正是因为战争从田间抽走了大量青壮年,导致田地无人耕种进而引发饥荒、内乱,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这就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在中国千百年来,农业耕种几乎全部依靠家中的壮年劳力,即便是在现在的西北也依然保持着千百万的耕种方式,而随着动员令西北至少四十万个家庭中顶梁柱一样的青壮年男丁需要服兵役,如此一来历史上的这一问题同样会在西北出现。

别说历史上,就是现在的欧洲尤其是俄国,因为大量的青壮年以及马匹,被从农村抽走服兵役,结果导致农业生产急剧下滑,不得不依靠从外国进口粮食来满足所需,就像现在的俄国饥荒,实际上也是因为这一原因,现在的西北当然不可能回避这一问题。

“湘玥,现在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未能解决这个问题!”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