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名门 > 第一百七十八章 乌鞘岭的烽火

第一百七十八章 乌鞘岭的烽火(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禀报都督,平均每天能制作一万支箭头?”

张焕点了点头,又饶有兴趣问道:“那你是怎么管理,我是说你是怎么算他们的工钱和防止不良品。”

“属下让铁匠在每个箭头上都刻有自己名字,并给他们每人配一个竹筐,这样既可以按各自数量算钱,又可以根据箭头上的名字追查到责任人。”

张焕笑了笑,随手拾起一支箭矢,放在手中仔细察看,这是一支长棱形透甲箭,棱上开有血槽,打磨得异常光滑锋利,在棱尾刻着两个小小的字:‘曹二’,这就是铁匠的名字了。

“不错你做的很好。”张焕赞许地拍了拍年轻官员的肩膀,“弓弩那边情况如何?”

那年迈的老贵族拓跋明见拓跋千里愿做了冤大头,便连忙对拓跋喜笑道:“既然千里已经肯出兵三千,那我们其余五人就每人再出兵三百,大王出兵五百,这样就正好凑满一军,大王看可好?”

拓跋喜见儿子想挑大梁,知道他是想借这个机会树立权威,想了想便点点头道:“既然千里出兵三千,那按惯例这次出兵的主帅就由千里担任,而拓跋百里将担任副将,各位可有异议吗?”

五人对视一眼,皆异口同声答应,“没有异议”

次日一早,女巫祈祷完毕,开始杀羊问吉,羊心无血,脾肠通畅,这是大吉大利之兆,二千党项骑兵和三千步兵在二王子拓跋千里的率领下杀气腾腾地向流沙河方向驰去。

........

“回禀都督,那边情况也不错,一天能做出千把军弩,但属下在考虑做一些连发弩,现在已经有一种‘一弩十矢俱’的诸葛弩,可是能不能造出‘一弩百矢俱’的连发弩呢?置于战车之上,这将是对付胡人骑兵的利器,甚至可以涂上毒药,还有一些对付战马的火器,能否运用火药,属下也在考虑之中。”

武威郡,夏收已经渐渐结束,随着吐蕃和回纥争夺安西的战争到了尾声,吐蕃人进攻武威的可能性在一天天加大,武威城内的气氛开始紧张起来,士兵加紧训练,工匠们日以继夜地赶制兵器和弓箭,裴俊在六月中又派船送来一批生铁,给武威郡的备战带来了极大的助益。

这天夜里,在武威城南一座巨大的箭矢工坊中,张焕正在视察铁匠们制作弩箭,此时正值炎夏,工房里的温度高得吓人,一块块铁条投入熔炉,通红的铁水顺着熔炉另一端的沟槽流出,流入各种箭矢形状的模具中,模具随即被工匠放上皮带,随着木轮轱辘的绞动,皮带上的模具被送入水中冷却,又送到各个等候的工匠手中。

所有的工序都忙碌而井然有序,一百名铁匠数百名打杂在这座巨大的工坊中干活,叮叮当当地敲击声响彻一片,古铜色的脊背、乌油色的腱子肉、豆大的汗珠、通红的铁水,交织成一幅壮观的流水线画面。

在工坊的外面停着数十辆马车,当一筐筐锋利的箭头被抬上马车,马车立刻便将它送另一座弩弓工坊安装箭杆和羽毛。

“箭头每天能做多少?”张焕问一名年轻的官员,这名官员是第一批来武威的十几名士子之一,他现在西凉军下任从事,负责监管和管理弓箭的制作,几个月的军旅磨练,使他们的皮肤由初来时白净变得黝黑粗糙,身上的书生之气也渐渐被洗掉了,浑身透着一种军人特有的果断与自信。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