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860章 扬州之战(上)

五代十国往事 第860章 扬州之战(上)(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李重进赴镇扬州的时候,途径泗州,时任泗州刺史的张崇诂热情款待了他,并劝他到了扬州之后,要修缮甲兵、完备城防。当时柴荣还未驾崩,李重进也没有太多别的想法。等到李重进兵败自焚后,张崇诂的这段往事也被挖掘了出来。

如今,张崇诂是泽州刺史,泽州的战略意义毋庸赘述,他摇摆不定的政治立场终于为他招致了应有的下场——死刑,籍家。籍家的意思是抄没全部家产充公,男子为奴,女子为婢。

至于扬州城百姓,不仅没有遭受清算,反而得到朝廷赈济,赵匡胤给予每人一斛米,十岁以下儿童减半,向受到裹挟的扬州兵发放路费遣返,恩准他们解甲归田。

总之,贯彻了“只诛首恶,余皆不问”的原则,圆满解决了扬州危机。

赵匡胤立刻放弃休息,迟奔前线,抵达扬州城下的当天,扬州被攻克(次扬州城下,即日拔之)。

就是这么快。

我们也许可以从一个小小的细节中,窥探李重进集团覆灭之迅速的原因:

城池即将陷落之时,李重进同样选择了举族自焚,这时候,他身边的亲信劝他杀了陈思诲。陈思诲是来送丹书铁券的钦差大臣,李重进之前将其囚禁。李重进苦笑一声,说我马上就要举族自焚了,杀他有什么用?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陈思诲只是快递小哥而已,与我李重进无冤无仇,奉命传谕,我的谋反与人家无关,朝廷前来征讨,也与人家无关。

说完之后,李重进仰天长叹一声,随即纵身跳入火海。李重进死后,他的亲信们违背了他的遗命,杀陈思诲泄愤。

陈思诲之死,折射除了李重进集团的狭隘和短视,难怪败地一塌糊涂。

赵匡胤进驻扬州城,搜捕出了李重进党羽数百人,一律死刑;李重进的弟弟李重赞、儿子李延福,死刑;李重进的哥哥李重兴,在听到李重进官宣谋反的时候就已经第一时间自杀。

至此,宋初的两大毒瘤、一大隐患——“扬潞合流”被彻底粉碎。在清洗逆党余孽时,朝廷还揪出了一个危险分子——泽州刺史张崇诂。

张崇诂,原名张崇训,为避讳而改名,郭威时期为枢密承旨,后来外放为解州刺史、两池权盐使,在任兢兢业业,工作出色,荣获组织上多次嘉奖,柴荣时期改刺德州,后改泗州,不久前刚刚改刺泽州。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