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 第119章 昭宗妙计安天下

五代十国往事 第119章 昭宗妙计安天下(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现在,昭宗又把禁军中的四个精锐部队的长官全部提升为节度使,并加宰相衔,外放。典型的“明升暗降”,在外放的同时收回其禁军指挥权。

让宰相和亲王掌握禁军,这是昭宗的一步大棋。

有了枪杆子,昭宗的腰板也硬了起来。对于李茂贞兼领山南西道的请求,昭宗断然拒绝,下诏让李茂贞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兼武定节度使,宰相徐彦若(前宰相徐商之子)当凤翔节度使。

你不是想要山南吗?给你,但你也小孩拉屎——挪挪窝,把凤翔交出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啦。在没有解决掉彭州之前,王建是没有足够的把握战胜李茂贞的。

这次战斗只是李茂贞对两川地区的一次试探性进攻,尝到西川王建的厉害之后也就不再恋战,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巩固既得利益上。

李茂贞上疏朝廷,要兼领山南西道节度使。

长安城皇宫里气坏了唐昭宗。

剿灭蔡贼秦宗权,最大的受益者是看门狗朱温;罢黜李煴之乱,最大的受益者是李克用;铲除田令孜,最大的受益者是王建;如今清洗杨复恭,最大的受益者是李茂贞……

昭宗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折兵。不仅没有坐收渔利,反而促使藩镇完成了初步整合,由一盘散沙逐步凝聚成几个实力雄厚的政治军事集团。而他们对朝廷的威胁与日俱增。

比如李克用,“带兵诣阙”成了他敲诈朝廷的口头禅;再比如李茂贞,居“倒杨”之功而自傲,对朝政指手画脚,不仅对文武百官冷嘲热讽,甚至对昭宗也出言不逊。

我大唐天子何以羸弱至此!难以忍受的屈辱更加坚定了昭宗削藩的决心。

他明白了一个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也是孔纬在他登基之初就提出的建议。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军队即话语权,必须要有一支听命于皇帝差遣的强大军队。

自那时起,昭宗就着手于扩军备战,广募新兵,编入禁军序列,然后通过打压田、杨两大宦官集团而把宦官控制下的禁军兵权逐渐回收。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