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完美暴君 > 第三百零六章 土地兼并

第三百零六章 土地兼并(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官员们就算知道弊端,也根本不会将危害告知给皇帝,因为他们才是最大利益获取人,怎么可能有人自断财路呢。

而皇帝呢,历朝历代当中,四百多位皇帝,除了朱元璋真正把底层的民众放在心上以外,其他的皇帝根本没把他们当人看。

就算有皇帝意识到了,可也是王朝的衰落时期了,早已过了盛世,这个时候,就算是皇帝也一样控制不了,只能看着它愈演愈烈。

尤其是明末的环境,小冰河时期加上内有险患,外有强敌,处处不利的情况下,本就危害极大的土地兼并,对于朝廷的影响加倍的增幅。

像这种国家的根基资源,怎么能够去私有化,怎么能成为官绅士族,对抗朝廷的资本呢。

这也是为什么,汉人王朝打下汉地十八省后就不思进取的原因,可以耕种的好土地,全部有了。

对于一个靠土地粮食发展的王朝,自然是不会再去耗费钱粮人口的。

土地无法增长,人口却不会停止增长,人越来越多,可以分配的土司越来越少,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自然是开始走下坡路的。

万历十五年之前,为何被称为正统年以后,明朝最为富有,百姓生活的最好的时代。

就是因为张居正的改革和一条鞭法,将全国的土地重新丈量了一遍,然后进行合理的分配,资源暂时得以均衡,百姓的生活自然好了起来。

所以朱由校必须要改变,土地良田,绝对不能够私有化,不能成为他们的私有财产。

为什么当建立起一个崭新的、一个焕发生机活力的,稳定的大一统新王朝后,这个王朝的初期,国家的经济会急剧上升呢。

也是因为资源均衡分配的原因,刚刚经历了战争动乱的民众,急需休养生息,而此时刚好又是人少地多。

农民百姓一辈子最开心的是什么,就是有良田可以耕种,家中有余粮,可以吃饱穿暖。

但没有一个王朝,意识到私有化的危害,和国有化的重要性。

这么重要的社会资源,居然完全掌握在皇帝对立面的士大夫,和地主豪强的手中,实在是太过愚蠢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