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宋朝探花郎 > 第三七七节 特例,开夜衙

第三七七节 特例,开夜衙(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另一个更悲剧。

大宋的产能已经到瓶颈了,船坞造船的数量远远不及买船的需求量,工坊生产的货物,远远满足不了海商们疯狂的采购。

若不是各地州府压制,广州城可能普通百姓连只碗都买不到。而杭州,这个丝绸有两千年往上历史的丝绸古城,很可能市面上百姓买不到丝绸。

这一切,刘安都知道。

小农小手工经济体,面对突然暴发的海量货物需求,出现断挡是必然的。

依刘安定的规矩,没有大宋商人参股的商团是不允许但大宋作生意的,但是,若数量很少的情况下,便可以有例外。所以奢侈品可以例外,以私人买卖的形式小宗交易,大宗依然还要按规矩办。

买十五套酒樽,实在没办法当成贸易,就算大食商人每人买一套他们人手也够了。

宋商合伙人只是看着,不鼓励,不促进,更不会劝阻,他们只是默默的看着,而且宋商的大宗交易,也很少参与到奢侈品的生意,多是物资类生意。

比如大量采购来自地中海的马匹、椰枣、橄榄油、以及金币、银币。

海上的输出第一大头就是香料,然后是瓷器、丝绸。轻奢级瓷器与丝绸。接下来还有茶,以及少量的绣品,还有手工艺品。

不过,重臣们可不这么想。

“节操呢?”吕蒙正这一句灵魂之问,皇帝书房内竟然无人能够应答。

还有一处贸易,就是淡马锡往南的贸易,这里被大宋海商垄断,严禁外来商人插手。

这里虽然只是初期。

但大宋往这里卖的货物种类非常的惊人,可以说汴梁城有什么,南洋商队就能把什么装上船。

唯一让海商们不敢放开手大干的原因只有两个。

第一个是,武装商船太少、优秀的水手太少,让他们不敢大举南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