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骁将 > 第四卷 征伐天下 三百二十三章 八旗和分歧

第四卷 征伐天下 三百二十三章 八旗和分歧(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孙权的胃口是很大的,历史中吕蒙白衣渡江夺取了刘属荆州故地后,江东大军也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趁虚由南郡北上襄樊。想从曹军口中虎口拔牙!因为他们知道,夺取了荆州并不就意味着绝对的安全。他们的基本目标完成后又跟进一步的把目光盯向了汉水。可以说。只有完整的掌控了西段的汉水流域,以水师为作战依靠,江东西线战略才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安全。

因为曹魏一方强横的陆军实力并不需要浪费多大的工夫就可以把江东军所控制的南郡地盘完全拔下!从此与江东合用天堑长江!

要知道事实也确实如此,三国归晋,灭吴的关键一战就是王睿督师由荆州沿江而下,从而完成了灭吴大业。

孙权、吕蒙、陆逊等江东有才之士能够看清能够认识到汉水流域对于西线战略安全的重要性,那么周瑜、鲁肃二人就更能看到处以孙吴心腹要害的合肥一段淮水流域的重要性。较之以荆州,准水的战略位置甚至还要重过一筹!

再加现在孙刘两家依旧是同盟关系。而且孙吴也有了准南牛壁,所以他们的眼光一直盯在液南,盯在淮水。可要是等到淮水被他们占据了,又会怎样呢?

所谓守江必守准,这个后世产出的论调在三国这个年代里被阐述的是清晰无比。

孙,吴军多少次用兵淮南,孙曹屡战不休为的可不就是这个局面。而现在,有了刘备军的全力配合打掩护。周瑜碍手的可能性极大。即使张辽、李典依旧在合肥、寿春,可徐州呢?

在刘宪看来,如此局面若真的被孙吴占据,则以水军称雄的江东军北方压力即可剧减,有了淮水为依靠。曹军短时间内难以再下。

如此一来或许可以将曹军的大量兵力吸引到徐州东南一安,但伴随着刘备军的进一步发展,想必孙曹两家在僵持不下之下”是很有可能快速形成暖味关系的。

在这种情况下,曹军的变动即使不说,孙吴军的战略重心怕也会从淮水流域转向大江中游!这是刘宪最为担心的。所以他对刘备军的全力配合隐隐的持有反对态度!

荆州占据着长江中段,在这里拥有者可以组建自己的水师,制造真正的大型水军战船。而不像是在淮水、汉水,那些个小河里。即使船坞造出了大型战船,那数量也必不会太多,否则在水道中就会周转不灵,若是再遇到敌军进攻,怎一个惨字了得哦!

在原本的历史洪流之中,孙刘翻脸,关羽北伐大军被抄断后路而最圳川波麦成的连串的变故最终导致了蜀汉实办匕伯衰落。荆州军团几乎全军覆没,川蜀军团精华为之丧损大半!

纠纷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荆州。

孙吴对荆州一直都是念念不忘的。没有荆州,江东孙吴就没有真正的安全感,从小霸王平定江东开始,到关羽落败身亡,二十多年的封间。孙吴集团一直对荆州垂涎欲滴!占据了荆州,准确的说是占据长江以南的大半个荆州,西止于巫县。东抵长江入海口,如此把长江的中下游完全掌控在手中,江东强盛的水师游荡在几千里长的江面上,这样孙吴才会感到一丝心安!

历史中是怎么样的?因为在淮南江东吴军败多胜少,以至孙权才带着无奈感而把战略重心转向荆州;转到那块被他“借”出去的地盘。

而现在,若是孙吴把淮水吞到了口中”刘宪敢打赌,江东军绝不会再在徐州与曹魏的精锐步军较劲。反而把战略重心迅速西转,特别是在刘备军势力进一步扩张之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