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铁骨 > 第300章 人心(求月票,求支持)

第300章 人心(求月票,求支持)(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也正因如此,在张煌言领兵打到南昌的时候。南昌的清军选择守城的时候,相比于一些地方的百姓,打开城门迎接王师的举动。南昌本地的士民却认为满清已统治全国,根本非明朝所能抵抗,因此明军即使现在破城,也终究还是会被清军夺回。为了避免将来被满清屠城、举族无遗类的命运,他们宁愿牺牲自己来做大清朝的忠贞烈士,从而保全城池。

甚至在他们私下里想来,那张尚书既然仁义爱民,自然不会杀害百姓,就算守不住城破,多半也不会因之前帮助清军守城而为难他们。事实上也是如此,即便是百姓助清军守城,往往也不会追究。大多数时候手进攻的一方都会认为他们是被清军胁迫,所以才会帮助城内的清军守城。

非但南昌的百姓如此,其它地方的百姓同样也是如此,就在数年前,官府的邸报中还嘉奖了新会百姓在“西匪”攻城时的义举,在李定国进攻新会时,城中的百姓无不是竭力助清军守城,誓死抵抗明军,甚至在李定国为了尽可能保全当地百姓性命,选择了长期围城的情况下。城中的百姓面对城内断粮的困境,更是每家自愿献出一只两脚羊,以供城内的清军食用。有众多的节妇、烈妇自愿充当军粮,以救下父兄和丈夫,在战后给自家挣下许多贞烈牌坊以及相应表彰。

荒谬绝伦如此,实在是超出世人想象,人性的自私在这些百姓的身上尽显无疑,或许他们不满满清的统治,但真正关系到自家切身利害或举族身家性命时,确实有相当一部分人宁可去选择助纣为虐、为虎作伥,从而保全自身。这完全和民心没有任何关系,他们是因为恐惧才会帮助入侵者助纣为虐。

在南昌同样也是如此,百姓们勇于助清军守城,不过只是因为拿定了主意,即便是成破了明军也不会拿他们怎么样,如果能守住的话,他们就不需要担心清军未来的屠杀。只是让城中的百姓没有想到的是,在城破后,李子渊会下令屠尽丁壮,作为其帮助清军守城、抵抗明军进攻的报复。如果不是因为张煌言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命人前去阻拦的话,恐怕这城中的丁壮都会被斩尽杀绝。

在同窗们欢喜的言语中,李立青忍不住说道。

“打了胜仗又能怎么样,那李子渊当初能叛出朱经略,保不齐现在夺了武昌,他还能叛出少司马”

相比与欣喜若狂的同窗,李立青倒是反倒显得有些特立独行。

对于那位本家,李立青从来都没有丝毫好感,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其攻破南昌时,曾下令斩杀数千降卒,而其那些降卒除了少数清军之外,大抵上都是本地的百姓,若不是少司马急令,恐怕那数万降卒,都会被李子渊悉数杀死,毕竟当初他是准备杀死所有的降卒的。最后因为军令阻拦,只杀死了,数千人大多数人都得以生还,并被释放回家。

而李立青的父兄就没有那么幸运,皆死于其刀下。也正因如此,他才会对李子渊怀恨在心。

而在好友的身上却又体现出了另一种复杂,尽管对于江西能够重归大明而欢喜非常,但他却无法忘记当初李子渊下令杀尽降卒的“残暴”,尤其是杀死其父兄的“仇恨”。

“怒其民力助守,令尽杀其丁壮。那李贼如此残暴,又与清虏有何区别?”

李立青立即恼声说道。他心里认同大明是正统不假,但并不代表着他能够放下个人的仇恨。

“培仁,其实当初李将军下令杀降,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当初若不是守城的民壮竭力助清军守城,誓死抵抗明军,李将军又岂会一怒之下,在城破时下令杀降?”

心知好友为何说出这番话来的赵恩便出言劝说道。

当初南昌清军守城时,最为出力的不是守城的清军,而是那些城中征发的民壮,他们无不是竭力助清军守城,誓死抵抗明军,此事听起来似乎荒谬绝伦,完全不合常理,其实不然。城里的百姓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十年前,满清“征南大将军”谭泰在南昌进行过一次屠城,当时金声桓、王得仁反正重归永历,随后他们发兵进攻赣州失利,回援撤回南昌后,被满清军队长期围困,城中粮尽,出逃百姓皆不分青红皂白为满清军屠杀。城破后不但金声桓、王得仁和守城将士殉国,满清军更是将城中百姓屠戮一空。这南昌城中大约有二十万百姓被屠杀。再加上清军在江西进行的一系列屠杀,已经吓垮了相当多一部分人的胆气和民心。

他们之所以恐惧,是因为清军与明军不同,清军早就已经发布告示“谕南朝官绅军民人等知道:……所过州县地方,有能削发投顺,开城纳款,即与爵禄,世守富贵。如有抗拒不遵,大兵一到,玉石俱焚,尽行屠戮。”

这绝不是什么口头上的威胁,而是说到做到。清军从来不会有任何顾忌,他们从来不介意用手中的刀子去树立自己的威风。去杀尽百姓的抵抗之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