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铁骨 > 第26章 手中有粮(第二更,求支持)

第26章 手中有粮(第二更,求支持)(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200万石粮食,且不论其价值多少钱。有了这些粮食,至少在未来几年之内,都不需要再考虑军粮的问题。

对于军队来说,有时候军粮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如果有必要的话,这些粮食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加以出售,从而换取练兵所需要的经费。

尽管在扬州从那位盐运使那里得到了100多万两银子,但是,相对于练兵来说,这些不过只是九牛一毛。

这些粮食可以在市场上出售换取更多的资金,从而以满足江北练兵的需要,当然也可以作为事业的启动资金。

可以说这些粮食从根本上解决了任何一个军阀在崛起的初期中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物资与资金不足的问题。

朱大咸手指着运河对岸不远处宛如一座小城的地方,那便是大运河最大的粮仓常盈仓,自永乐北迁黄河全面夺淮以来,数百年间,这座常盈仓更一直承担着漕粮转运的职责,寻常时期储粮五十万石,多时甚至超过三百万石。因而号称“天下第一仓”。

而此时号称“天下第一仓”的常盈仓中,却存有多达一百万石粮食也正因如此,才使得原本并没有携带多少粮食北伐的忠义军有了充足的粮食

此时,置身于这座宛若小城的粮仓之中,朱明忠的脚步显得有些轻松,他的面上更是带着浓浓的笑容。

这些漕粮无疑是这次北伐最大的收获,它甚至比地盘更重要,因为粮食是一切的基础。

“……除常盈仓中一百三十六万石官粮外,在其它常平仓中,亦存有六十余万石官粮……”

尽管并不认为自己是军阀,但是练兵也好,将来建立工厂,发展贸易,促进工商也罢,总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

粮库里的200万事粮食,还有扬州得到的一百多万两银子就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相比于李介川这位管仓主事的紧张,朱明忠在听到足足有近两百万石漕粮的时候,那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尽管早就知道了这个数字,但是与亲自看到这些屯满粮食的粮仓时,仍然难免为之欢喜。

200万石粮食

而且都是精米、精麦,这些粮食不仅仅意味着它们价值200余万两银子,更重要的是,这些粮食足够数十万大军食用几年。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伟人诚不欺我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