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天风 > 第六十八章 出征!

第六十八章 出征!(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越是有所成就的将领,对战争的理解程度越高,也就越容易陷入一种思维的误区之中。

突袭战不可能在隐匿敌后一个月后发生,这几乎是每名优秀将领的共识,惟如此,当这个常规被打破时,它带来的后果才会是灾难性的。实际上历史上每一位出奇制胜的将军,几乎都是在某个方面采取了打破常规这种做法,在突破了某个人们认为不可能的障碍之后做到的。

孤正帆穿过接天山脉袭击暴风军团的后路,是如此。

浅水清利用同一条秘道来打破另一个常规也是如此。

战争就是在不断打破常规和建立新的规则中反复,成功的将领建立新规则,失败的将领则承受苦果。

“会不会有烽火传讯?”

浅水清摇了摇头:“我最担心的就是有这个,因为那样一来,只怕我大军刚出秘道,敌人援军就已经开始逼近了。但是考虑那边也是山林,烽火传讯及易引发火灾,当不会有此准备,而军鸽系统更不可能在山林中存在,毕竟之前不会有人在那里驯养军鸽,因此更大可能就是军哨传音和飞马快讯方式。如果是用警哨报警,那么就会一路设置传哨点,工程浩大,且也容易为惊虹内部平民所发现,惊虹人严守此秘,想来也不会如此。所以应该还是利用快马飞传方式进行示警,要是这样的话,只要我们及时干掉那里的守军,应该问题不大。”

“为什么要把奇袭定在我们进入的第25天,时间会不会太长了些?要知道留在敌人后方的时间越长,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浅水清答道:“孤正帆并不是一个好骗的人,铁风旗一旦展开进攻,无论他是否相信铁风旗的目的是霸业城,他都不可能不加强后方防御。无法在进入之后立刻发动奇袭的我们,如果不想在孤正帆有所准备的情况下去碰硬钉子,就必须等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是因为,在历史上从没有一支突袭部队,可以在敌人的后方潜伏到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空晴,这个问题或许你可以帮我补充一下。”

碧空晴笑道:“凡千里奔袭,绕后迂回者,最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就是粮草问题。轻装简从者,注定不可能携带太多食草。一般来说,十五天的个人携带是一个极限数字,再往上增加,人与马都会不堪负荷。大陆战史上,突袭战耗时最长的,是目前的西蚩大帝国在二十年前由沙库而伦家族创下的那场突袭大战,八千名游牧战士,只带了十二天的粮食,却凭借他们的坚韧与耐力整整坚持了二十一天,这是一个创记录的数字。而最标准最教科书式的突袭战,却是前大梁帝国的李飞将军书写的,两万名骑兵,每人携带十五天的粮草,历时整整十五天。当他们回到出发地时,正好将最后一口粮草吃完,其作战效率可谓完美。顺便说一句,上次我带飞雪卫袭击粮队,带的是十四天的粮草,我回到南门关时也是正好粮食吃完,可惜,由于突袭战没有成功,史上不会记载碧空晴的名字。”众将同时呵呵笑了起来,他若成功,如今也就没有浅水清了。“所以,我想浅督的意思就是,当我们坚守过二十一天这个目前已有的极限数字之后,即使孤正帆有所怀疑,他的后方防御,也会无可避免地松懈下来。因为从没有人在后方能够无声无息地隐伏这许多时间。我想大概是为了防止这个家伙太过看得起浅督,浅督就又把数字又多加了三天。”

在这里,也许有人会嘲笑,凭什么孤正帆要这么愚蠢,不能用同样打破常规的心态去看待浅水清。那是因为没有人能够清楚看到对方的每一步计划。

正所谓战局如牌局。任何一场战争的主将,能掌握的信息都是有限的,就像打牌时,你只能看到自己手里的牌,而看不到对方的牌。你只能根据牌桌上已经出现的牌张、对手的表情神态、出牌势头及习惯性的打法风格,来推断他手里的牌是好是差,揣摩其意图。在此基础上,你才能根据自己手里的牌型特征和实力状况,拟定应对策略。

可以说,绝大多数将领的绝大多数军事决策,都是在不充分信息条件下作出的,而且在很多情况下,还必须迅速地决断。

因而在决策过程中,除了去伪存真、条分缕析、按最大机率行事外,战场的感觉也非常重要,指挥经验的作用也正体现在这里。

大家再一次大笑起来。

突袭或伏击战都是以隐秘为第一特性,所以注定不可能就地抢粮,只能带多少粮食就吃多少粮食,也因此,历史上的突袭战从无长时间的隐匿与守候的,而这一次,浅水清要打破一个新的突袭记录了。

“那我们凭什么能做到潜伏这许多天?”有人问。

浅水清竖起一根手指:“一:铁风旗的双马是用来换骑的,而灵风血风两骑则是用来负载的。二:我们和史上所有的突袭伏击战最大的不同点是,他们需要做到千里奔袭,绕后迂回等一系列复杂行为,才能完成伏击,所以不可能负重过甚。而我们则只需要通过一条狭窄的通道。别人是千里奔袭,我们却是只要百米奔袭就可以绕后,在不必考虑速度的情况下,我们有资格突破负重限制,大大增加负重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带足两个月有余的粮草。如果不是考虑到时间越长,暴露的可能性就越大,我其实很想创造一个潜伏六十天的记录.至于铁风旗,则将只带十天粮食,然后就地取粮。”

这一次,浅水清是真正打破了常规思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