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返2002:自由系巨星 > 第42章 极限控盘

第42章 极限控盘(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说难听点,就是打球没什么变化,如果是配合双打的话有可能会一些建树,但如果是单打上,想要出TOP50的选手几乎不可能。

所以小日子的网球界自己也意识到这样的问题,然后才会将许多优秀有潜力的球员送去欧洲或者美国进行训练,未来的锦织圭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

借鸡生蛋,的确是小日子非常擅长的一种手段,不仅仅是网球,还有足球和篮球,他们都乐此不疲地将优秀的青年才俊送出去留洋,而且还有国内的大企业进行赞助。

比如索尼,还有优衣库,这些大企业的热情很高,而球员们自身几乎不用掏多少钱。

(最近的男篮世界杯大家也关注了,看到小日子篮球的崛起,也是有感而发,加上小日子的足球已经在世界杯赢了德国和西班牙,至于我国的足球和篮球真的已经沦为一对难兄难弟了。)

所以有些顶级球员会刻意地将比赛当练习赛来打,对自己的状态进行降档,故意将两者之间的比赛陷入一种看似“势均力敌”的僵持状态。

当比赛陷入绝境的关键时期,再立即将状态进行提档,赢得胜利,也算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磨练。

未来的巨头级球员德约科维奇便是个中高手,在比赛当中可以进行随意地提档和降档,看似给对手留出了一丝取胜机会,然后突然发力,一波带走比赛。

更过分的事,德约科维奇在大满贯五盘三胜的比赛里,经常上演让二追三的戏码,先让对方赢两盘,然后他再连扳三盘。

“那小日子的球员好歹也是世界排名前400的,我这教练的心也太大了吧。”陈然在得道这个指示后,心里颇为复杂。

随着比赛的进行,陈然也是按计划在对方的发球局里,刻意进行降档比赛,从而保持体力。

当然他在接对方发球时,是全力以赴的,因为这是难得锻炼自己接发球能力的机会。

很快,两人之间的比分交替上升,很快便打成了6比6平,进入抢七。

计划一切顺利!

自己不过才16岁啊,世界排名堪堪步入700以内,竟然要对一个排名自己高了差不多300多名的选手进行极限控盘。

当然陈然还是太年轻了,让一追二的戏码还是风险太大。教练“张德培”的意思是,进行控盘,使两局比赛都进入抢七,然后再抢七里迅速使出全力将对方击溃。

陈然也只能依照教练的计划行事。

他也是第一次和小日子的选手比赛,在交手时,同样也在悄悄观察对方的打法风格。

这个年代的小日子选手,就是打球非常公式化,一板一眼的执行战术,在球场上发挥自己的实力,但缺少创造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