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教科书之如何当好一个掌门 > 第十九章 酒

第十九章 酒(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王重阳心里想:以前看网络小说,多有主角穿越后用蒸馏酒发家致富的,其实这是该作者无知的表现,作为一个喜酒之人,王重阳对古代酒的历史是有研究的,拿李白来说,有个说法是李白斗酒诗百篇,斗是一个量词,这斗按前世现代的说法就是十斤,我那个去,如果是蒸馏酒十斤下肚那还不得洗胃呀,这诗肯定是做不了的,所以李白喝的非蒸馏酒,那唐代有蒸馏酒吗?答案是有的,不止是唐,在西汉就有了,其中著名的海昏侯墓就出土过蒸馏酒的制作器具,那这就另人费解了,这也是众多无知作者,将大多数可怜梦想穿越的读者们误导了,试想你真的那天穿越了去做酒结果卖不掉,这不是要饿死的节奏吗?

其实答案很简单,在古时蒸馏酒也叫“臭酒”,是低下人为了增加身体热量喝的,而且因为耗粮食还多,一般很少有,而李白、张飞、武松等喝的酒多数是果酒或酒精度稍高的米酒,臭酒流行起来是在民国时,最初从军阀那里兴起的,喝了臭酒壮胆好冲杀。

再举个例,红军长征时期路过茅台镇,因为路走得太多脚多磨破,用茅台洗脚消毒,后周主席还专门要求走时带点用来医用。其实茅台就是臭酒的一种,因为当时的上等人是不会喝茅台这种臭酒的,这跟交通发不发达没关系的,是因为压根不会有人喝,那是下劳力者用来御寒解乏的,而且当时也没有茅台酒这个名字,按史料记载,红军到茅台镇,为解乏取暖,找当地河工(纤夫)弄来臭酒。

简而言之,蒸馏酒在中国古代就不算是酒,也不会有人喝,制作起来还耗粮。(说一个笑话,有一则广告叫唐时宫庭酒今日剑南春,这根本就是骗人的,你让皇帝喝苦力喝的臭酒?)。

王重阳又开口问道:

张顺一阵无耐,二人又逛了一下市集,王重阳本想找那个贩卖字画的摊位,准备再买点道藏回去,上次的看了一半了,找到地方却见其改卖香蜡纸钱了,心中一阵痛骂,直言有辱斯文,却是不想别个老板为什么会改行。

鄙视完字画老板,就见天色渐晚,张顺又熟门熟路的找了一间不错的客栈,与熟悉的掌柜讲了讲价钱,要了一间上房一个通铺,王重阳从中打断,改成了一个普通的双人标间,说是师兄弟之间应该同甘共苦,相当初王重阳仓库都是睡过的,没想到转眼就能住得起客栈,这也是一种进步了,只是把张顺又感动了一把。

师兄弟二人晚饭就在客栈随便对付了一下,也不过就是一盘卤肉、一碟素菜、外加几个馒头,却是要了一壶酒,也算是庆祝王重阳得了一双宝剑。

王重阳前世很是喜欢酒,但却不嗜酒,平日里也不饮,只是特别好的酒,喜欢品两下,也不过量,主要还是因为穷,这一世执掌一派,却比前世也差不了多少。

王重阳只饮了两盏,感觉这酒比起前世很多白酒清淡了不少,可能还掺兑了一点清水,类似于米酒,问了张顺,张顺却说这酒是武朝少有的好酒,边军的将官很是喜爱,只是太贵这里又是边界,运过来很少,这一瓶就得二两文银,算是大大的破费。

“四师弟,你喝过果酒吗?”

“果酒?果子做的酒吗?没听说过,果子还能做酒?”张顺答道。

王重阳闻言吃了一惊,来这世界也有一年了,知道这世界地界广大、人口繁多、物产很是丰富、土地肥沃、粮食也便宜,没想到这制酒的工艺如此低下,开口问道:

“四师弟,全武朝的酒都这样的吗?”

张顺一愣,不知道师兄这是什么意思,将手中的酒一饮而尽,还砸巴砸巴嘴,一脸满足的道:

“这样的好酒很难得的,估计皇帝老儿的皇宫里有更好的,不过那不是我们普通人能喝到的”。

王重阳,心里又转了几转,做为中医学院高材生,对酒的药用价值是知道的,自己也喜酒,对前世地球古今中外的酒历史和制作工艺那是一清二楚,一边吃菜一边就开始捉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