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七百四十六章 满朝的文武百官都被惊呆了

第七百四十六章 满朝的文武百官都被惊呆了(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即使益都的上流人物早就用上了明亮无味的鲸油照明,但很显然,对比天然的阳光,这还是伤眼睛。更不要说在“水晶窗”下还能晒晒太阳。

而在无数陆齐朝堂大员都使人询问水晶玻璃行,可还有那般剔透的“水晶窗片”的时候,他们才恍然发现那水晶玻璃行的老巢赫然就在海州。

后世大名鼎鼎的东海水晶,陆皇帝多少是知道一些的。那早期占领海州的时候,他就使人去专门的探勘。等到陆齐大势已成后,他才叫人去海州营办此事。

后世大名鼎鼎的东海水晶也确实没让他失望,大批的高品相无暇水晶被从矿场开启出来。齐军中配置愈发普遍的千里镜,镜片来源就皆在此处。眼下宫廷里的这些“水晶窗片”的原型可是正儿八经的水晶,就是因为大批的高品相无色透明水晶被发掘出来,在千里镜镜片来源确保绝对充裕的同时,陆皇帝便寻思着给自己的生活创造些便易。但是这举措很快就被他叫停,因为耗费太大。不止是水晶的耗费,更在于人工的耗费。故而,这里真正拿得出手的还是玻璃。

所以,那些期待着水晶玻璃行还存有大批的“水晶窗片”的文武大臣们,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外人至今对之都难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那安保司必然是明白的,但那里的消息又如何会被外人知道?

如今一个被内务办主动暴露出的产业就恍如天外来客,闪耀无比的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水晶琉璃行。

水晶这东西在达官显贵面前不稀奇,可是一件水晶不稀罕,十件八件也不稀罕,那百件几百件,还能不稀罕么?

紫禁城内多了一个水晶暖房,真的是羡煞不少人。

而同样关注着水晶玻璃行的朝廷命妇们,也绝对没有失望。她们在水晶玻璃行在益都新近开设的商行店面中,果真寻找到了一面面可把人照的丝发皆显,清晰无比的玻璃镜。

玻璃这玩意儿,陆皇帝曾使人专门去做过,但不能成功。在陆齐一统天下之势日渐明朗之时,他又去叫人寻找会烧制玻璃之人,那还真的是有。只是烧出来的玻璃色彩光鲜,如是彩玉。与天方输入来的色彩微暗的玻璃器皿在卖相上有着明显的差异。同时这些玻璃质地轻脆,沃以热酒,随手破裂。这显然是不合格的。就如早前中国出产的玻璃器物一样,不能代替传统的陶瓷、瓷器等饮食器皿,而仅以制作佩饰、串珠、华灯、瓶罐、棋子、砚滴等次要产品。

化学成绩是语文老师教的陆皇帝对此显然是不懂内中因由,根本不知道中国人虽很早就掌握了玻璃烧造技术,是世界玻璃制造的起源地之一,可古代中国生产的玻璃虽色泽光鲜,但由于烧制温度低,多“虚脆不贞”。后世学界运用现代化学技术鉴定、分析后以为,古代中国的玻璃制品,因铅、钡两种元素含量高,基本属于铅钡玻璃。而古代中东地区是玻璃生产的主要发源地,它的原料及制作工艺与中国的铅钡玻璃是有区别的,那地方有着大量的天然碱,即以这种技术生产的玻璃因其钠、钙两种元素含量高,而被称为“纳钙玻璃”。

不知道内里因由的陆皇帝却也有自己的解决办法,他的办法就是派人去天方。不是重金收购彼处的配方和原材料,而是重金勾搭了几批会烧玻璃的匠人来。

而这还不是水晶琉璃行的献礼,那只是内务办应该做的。叫水晶玻璃行在陆齐文武重臣间名声陡然大噪的不是富贵人家中常见的水晶琉璃雕饰、花样甚的,而是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玻璃窗片,不,现在该说它们是“水晶窗片”才对。

大小不一的“水晶窗片”将前朝的宣德阁,与后宫的各位娘娘住处的宫殿窗纸,全都换了个遍。

那些入后宫拜贺的命妇,以及见过宣德阁透亮的光线的前朝大员,全都不约而同的对水晶玻璃行行了注目礼。

对比厚重的桑皮窗纸,九月份的齐鲁,气候已经降了下来,都下过一场小雪了。今年的冬季来的很早也很冷。轻薄的春夏薄窗纱早就被换了下,纸糊的窗户才是正道天理。

可同样这也把绝大部分的阳光隔绝在了窗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