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六百四十四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

第六百四十四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事实上只要处置得力,主意卫生安全,尤其是在饮食饮水上,那就能很大程度的减少疾病的滋生与蔓延的。例如阮氏三雄,他们一上琉球,就使人大规模的砍伐树木,一是为了获取木材,修筑营垒和晾晒干木。

琉球这里植被葱茂,又因为本地只有少量土著少民,树木皆生的高大。苍天大树,触目可及。内里不乏杉木、松木、柏木、柚木、榆木、赤木、樟木等造船之材。

二则是减少蚊虫。砍伐树木,清理草滕,填平有些小水洼水坑,再于营寨营帐周遭撒些石灰,夜间则点燃蚊香。中国算是蚊香的发源地,汉代时候就有了真正的烧香,也因此汉代出现了香炉。

齐军的蚊香配方是安道全所献。由松香粉、艾蒿粉、梧桐树皮、少量的砒霜和雄黄混合而成。驱蚊虫效果极好。现在不仅是在军中,更已经广泛流传于民间。

早前阮氏三雄率军南下时候,兀不知多少人的眼睛盯着他们,就是怕瘴疠毁了这种齐军的海上舟师主力。然事实证明,只要处置得当,就算是荒蛮如琉球之地,兀的可以活人。如此就更不须说南洋之地了。

“陛下的意思是……”赎宗泽老眼昏花,他被眼前的这张地舆图给打的眼冒金星。一时半会儿的真定不下心,稳不下神来。

“就如宗卿所见,朕欲分封诸子于塞北西陲,镇压草原各部牧民。”

宗泽的眼神充斥着荒唐,即使他看到那地图上北、西两个位置的颜色较之南洋更为贴近中原本色,心中揣测着陆谦的用意,也万想不到是这种安排。

“陛下何不将龙种置于南洋……”后者纵然潮热多雨,兼有瘴疠,毒虫遍布,可在很多人眼中彼处仍旧是比塞北西陲那荒蛮之地更好的去处。

能够站立在一朝一国顶端的人物,那皆不是傻瓜。什么瘴疠弥生,毒虫遍布?中国对长江以南地区的千年大开发,已然证明,那些都不可怕。

“朕并非要让他们长久待在一地,待塞北西陲局势安稳,则可合聚众人之力,以中原为后盾,向西入七河,进河中。更可以向南,直入天竺。”

宗泽乱糟糟的大脑如此才豁然开朗,怪不得那天竺之地也被染成嫣红,原来陆皇帝是如此的打算。他闭口不言,因为对于天竺,宗泽的了解着实不多。

他倒是更知道南洋。想来陆皇帝宁愿把儿孙送去天竺,也不放在南洋,那儿必是一块福地的。虽然那一幕还要等到几十年后。

想想千年之前的南国,何尝不是气候炎热潮湿,毒虫滋生么?但现在呢?

故而,陆谦说过——疫障流行与土地之开发休戚相关。当大片的森林被开发为城镇、农村和阡陌相连的良田之后,蚊虫、毒虫的数量自会大为减少,疫病也相应的减少了。那长江以南就是个再明显不过的例子了。

再有一个对比便是琼州、安南与琉球。前二者不比琉球更向南,更热更湿?但为何他们那儿就早早有人立稳了脚跟,而琉球却是在三阮抵达后方正是进入国人的眼中?

说到底就是一个“人”。

所谓的瘴疠就是痢疾、霍乱之类的传染病,而地区温热潮湿,正是蚊虫的滋生之地,蚊虫叮咬防不胜防,自然就传播迅速。那看在外人眼中,可不就是瘴疠滋生了。实则是卫生条件不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