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降异象的影响力

第六百三十五章 天降异象的影响力(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怡山【西】门外面,临着西湖便是高达五层的西湖楼——这是福州城内最高大的酒楼,如今虽非饭点,但是兀的顾客盈门,丝竹歌舞之声阵阵不绝。

不要奇怪福州有西湖。事实上这处西湖的历史还很是久远,据史载,晋太康三年(282年),郡守严高筑子城时凿西湖,引西北诸山之水注此,以灌溉农田,因其地在晋城垣之西,故称西湖。彼时的杭州西湖许还依旧被叫做钱塘湖呢。

唐末,王审知主闽,建闽国,在福州子城外筑罗城和南北夹城,北面横跨越王山(即屏山),并将南面九仙山(即于山)、乌石山围入城中,开凿了绕护罗城南、东、西三面的大壕沟,奠定福州城“三山鼎峙,一水环流”的城市格局。

夹城建立以后,和罗城连接起来,城市具有相当规模。当时所建七座塔,均围在城垣之内。

因为扩建城池,而将福州西湖与南湖连接。王审知其子延钧称帝,在湖滨辟池建水晶宫,督造亭、台、楼、榭,在王府与西湖之间又挖设一条复道,便于携后宫游西湖。西湖成了闽王朝的御花园。此后渐成了游览区。所谓:十里柳如丝,湖光晚更奇。这可是福州城一大盛景。

这就是影响力。福州城里的赵桓等人是如临大敌,连夜磋商,便即拿出了眼下之对策。

——宗族、同窗、乡党。

结社团练不再是那些卑贱的泥腿子,而是遍布赵宋治下的读书人。以他们的名望为引子,以宗族为基础,同窗好友、弟子学生为骨干,乡党邻里抱成一团而成军也。就如那常言所说的: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也。

能拉出百人的,便授以从九品的承务郎、迪功郎;三二百人的,便授以保义郎;更上者还有从义郎、秉义郎,乃至训武郎、修武郎,最高可至正七品的保安大夫、武翼大夫。

“此乃安定人心之策。士大夫自行招募乡兵,他们或许有人望,可安能领兵打仗?即使招募些勇武之士,又安能镇服人心?故而这军中之大小头目,亦当是读书人也。如此才好如臂指使。”

湖堤上面,往来的行人是摩肩接踵。何栗与陈公辅是多次看到那引车贩浆的小商小贩们都穿着绸衣踏着丝履,二人嘴角直咧咧,叫那不知道的看了,还只会以为是一派富足盛世景象呢。

……

郴州桂阳城【桂阳监与桂阳县不是一回事】。这是郴州境内最东南的一个县,也是少民们的聚集之地。

何栗想到了当初自己在战场上的表现,冷笑道:“如此队伍安能打仗?”上了战场,看到那淋淋鲜血,怕是先就要软了腿。

陈公辅半点不意外,“大浪淘沙使见真金。自销打上几仗,兀是人杰,兀是废柴,便就一目了然也。”这是刘仲武说的。他当日拉起队伍与洞庭湖里的钟王两贼厮杀,可不就是以战练兵,一点点的练出一支可战之兵的么。

何栗断没想到陈公辅会如此回答,张口结舌,无言以对。可过了半响他有想到了一事,“这般练出的军队,军兵上下悉归于上官掌控,岂不是兵为将有?”这可是有背祖训的啊。

说话中马车已经行到了福州城外。就看道旁左右人家,编户植榕,绿荫满城,叫人眼目一清。即便是岭南之地,于这开春时候,这般绿荫也是独福州一处也。

此处已经近乎福州外城,商贸繁华已然可见。赵桓入福州数月光景,又带来了一波畸形繁荣,叫福州变得愈发有福气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