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长风万里尽汉歌 > 第五百六十五章 抉择!

第五百六十五章 抉择!(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他们从明堂川一路杀下去,西夏人听闻后必然震怒,那左厢神勇军司向西百多里就有一祥祐军司,不远处就是夏州,也就是赫连勃勃的统万城之所在,两处一在明堂川流域,一在无定河北域,看似直线距离不远,实则交通并不方便。

用后世的话说,那里是属于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相接处,地势东北部最高,东南部最低,东南部就是榆林。总的趋势是由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步降低。属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一附区,是典型的峁梁状黄土丘陵沟壑区,以峁状为主。又由于黄河与无定河的切割和冲积,形成无定河河川地和黄河峪谷区。

可是这交通再有不方便,消息也总归能送到的。西夏人必然会起兵来攻打。不然西夏主还何以服众?西夏之国威又将何在?

这跟后世的小鬼子与老毛子在东北的国土上打翻了天,可我大清却高调的宣布中立一样了么。不,那应该是比我大清还要怂。

而西夏显然不是那窝囊清。这西夏大军顺着无定河杀来时候,那永乐城就能大有作用了。这等厮杀攻防,可不止一银州便能卡主的。

这个姓郑的知军倒是颇有一副硬骨头,花荣甚是惊诧啊。

他引着兵马入境,先是米脂寨,后世开光堡,这还没打下绥德军呢,那不顺路的清边寨、暖泉寨、永乐城的守将们就纷纷送来了降书。要说这些武将的德操真就欠缺!

别的不提,永乐城在大宋军界可是响当当的名号。神宗元丰五年,西夏主李秉常听闻宋军欲在夏、银、宥三州交界之处筑永乐城屯兵戍守,甚感威胁,遂遣军三十万,前往攻取。

是的,没有错,那就是三十万大军。两国公文上记载的清清楚楚,虽然肯定是有不少的水分,但三十万没有,二十万人呢?十万人呢?

宋守军则两万不足。

花荣对此甚是赞同,可他也清楚,这最是紧要的还是绥德军城。自己兵力开始不少,可要一分兵却就显得有些不足了。他很怕届时会顾此失彼啊,甚至是两个都想拿下,却两个都没得手。

最后还是决定把兵马拧成一股,直取绥德军来。

夏军兵围永乐城,截断流经城中的水源,永乐城中缺水,掘井不及泉,士卒渴死者太半。援军又被西夏军所阻。且鄜延路总管种谔因为怨恨守将徐禧,竟未能及时予以援救。彼处厮杀,徐禧、李舜举、高永能、李稷等将亲以矢石击贼,困则枕士兵大腿假寐,士皆扶疮忍渴以拒党项。西夏军蚁附登城,积尸如山。

而后忽降暴雨,永乐城乃新筑,长时间被雨水泡,土质疏松,浸水后被夏军擂垮,宋军饥疲不能拒,夏军终攻破永乐城,徐禧、李舜举、高永能、李稷等死难。宋军一万多士卒阵亡,得免者十无一二。只有曲珍、王湛、李浦、吕整裸跣逃脱。

能驻扎一两万宋军,被绝对优势的西夏军围攻许久,兀自能够坚持。这般一座城池可是不小。那地势也是险要,位于横山东北,近无定河。哲宗时候宋军收复彼处,那虽然再无大战生出,可亦始终是一处边防要地。

花荣要攻取绥德军,岂能不知悉本处的地理,有着折家人物襄助,那是无有不知道的。

那折可大就曾提议,遣派兵马在夺取绥德时,同时袭取永乐城。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