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大唐破军 > 第零零六章:以武立国赵匡胤

第零零六章:以武立国赵匡胤(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直到三国时期,大量运用练气之法提升气血力量、增强武力的方式才开始在习武之人中大肆扩散开来,但是,那时的修炼之法基本都是由外而内,先练外功,强壮筋骨气血,同时配合简单的呼吸吐纳,渐渐练出内劲,再根据内功心法引导精元真气,培植内劲,而出招之时,也是用得沙场招数,类似外家功法,拳拳到肉,或尽量选择长兵器马上作战,极少有使用什么剑气、掌风、指风之类的轻巧招数。之后又经数百上千年发展,沙场武功与江湖武学渐渐分道扬镳,各成体系,但仍旧藕断丝连,相互影响。

在学过古武的乔北溟看来,能够大胆说出并深深相信“天下武功出少林”之语的人一点儿也不好笑,因为这种人本身铁定就是“武学外行”或“武学文盲”,就算他会武功,甚至武功高强,但在武学层次上,绝对是个只会照本宣科之人,也就是只会照着武功秘籍亦步亦趋的死学苦练,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没有滔天运气或特殊机缘,终其一生也就只会自己练武学武,不会剖析或传授武学的本质原理,更别提修改或创造一门极高深的武学,顶多只能拾前人牙慧,修改出三招两式,冠以自己的名号,就成了独家绝招,并洋洋得意,实则华而不实,未能嵌入深刻的武学至理,根本无法长远流传下去。当然,现实里这种人才是江湖的主流,从江湖野路子到一派掌门都难脱如此藩篱,所以武学的传承才会一代不如一代,顶尖的高手越来越少。

而据他所知的武林秘史,“天下武功出少林”这句话恰恰应该倒过来,实际上是“少林武功出天下”才对,无论是最早的达摩祖师创造易筋经、洗髓经、金刚不坏神功等少林核心绝学时借鉴过天下各自武学流派的优点,少林七十二项绝世,从来都是以天下各门各派的大量武功为基础推演融合而来,绝非是少林凭空创造出大量武功,并将之推广天下。不仅如此,此后的近千年来,少林内部一直设有达摩院,院中集合寺内武功最高的武僧大师傅,专门研究天下各门各派的武功,并择其精华融入少林七十二绝技之内,所谓的“千锤百炼”绝非虚言。

乔北溟闲暇之时也曾总结过,武功无非两个作用,强身健体和打人杀人。所以,从古到今,往往创造武功之人,多为道家练气士、佛门高僧以及沙场兵将、盗贼劫匪。而且,前两者学识渊博、心境高深,多会创造精微奥妙的内功,后两者刀头舔血、厮杀不断,多会创造简单狠辣的外功招式。

武林门派,大致可以算作四者间的交汇和缓冲所在,因而也能够勉强集众人之所长。

赵匡胤集众家之长成书的——《皇天诀》同样如此,赵匡胤的一众兄弟、臣子均是从乱世中来,他们从尸山血海走来,在失败中不断总结不断吸收,因此,到最后谁也算不清是道,是佛、是儒、是医、是墨,还是阴阳。

皇天诀共有九重,每一层有五境!“九”、“五”两个数字与封建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有着至高无上的象征意义,只有封建帝王才能享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九五”一词来源于《易经》。《周易》六十四卦的首卦为乾卦,乾者象征天,因此也就成了代表帝王的卦象。乾卦由六条阳爻组成,是极阳、极盛之相。从下向上数,第五爻称为九五,九代表此爻为阳爻,五为第五爻的意思。九五是乾卦中最好的爻,乾卦是六十四卦的第一卦,因此九五也就是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第一爻了,成为了帝王之相。

《皇天诀》乃是赵匡胤成就王霸之业后整理创造的武经,他把这篇内功心法设计为九重五境,除了凸显创造者的帝王身份,也在预示《皇天诀》乃武学中的“九五至尊”,和一套高深莫测,,也是一代帝王气吞河山的自信与豪迈。

九重五境,武道颠峰;皇天一出,孰人争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