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要当球长 > 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能跑了永珹

第八百四十七章 不能跑了永珹(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重商主义,什么是重商主义?那就是商业利益第一。幕府根本不限定粮价,全国各地的粮商就奇货可居,让粮食的价格变得一天一个样子。以至于日本明明有了足够稳定全国的粮食,却还是闹出了大规模的民一揆和米骚事件。

数万人死于饥饿,各藩藩政基本陷入瘫痪局面,难以对饥荒做出应对,同时对灾害的统计、救援工作相继失败,大量农民变成难民流失。

执政老中田沼意次黯然下台,如此难堪的局面,德川家治也不能继续袒护他,只不过田沼意次领有的那三万七千石的‘自留地’并没有被剥除,可以说退得其所了。

从一个普通的下级武士奋斗到如今的相良藩的初代藩主,田沼意次的成就能激励全日本99%的人。

田沼意次下台后,其所提倡的重商主义,和十几年中陆续建立的铁、铜、石灰、硫黄、人参等的专卖商行被纷纷废除。替代田沼意次的松平定信,推行“宽政改革”,也就是重农抑商政策,在江户设立町会所,调整物价,奖励种植粮食作物,限制种植经济作物,储粮备荒、造林、治水。相信未来的日本一定会十分精彩。

这块土地现在刚刚交到陈汉的手中,但是先天上已经砍掉了锡兰在后世名扬世界的‘红茶产业’的南京,目光炯炯的盯上了这里的宝石产业。锡兰可是世界闻名明的宝石王国啊。而对于这儿相对落后的农业和畜牧业,则完全没有进一步开发的心思。

中国是不允许茶叶种子外流的,这是一项国策。

如果英国人敢在印度大肆的培养茶叶,中国立刻就能对英国宣战。所以,后世畅销欧洲的印度红茶和斯里兰卡红茶在这个时空,究竟还会不会出现,又要等多少年才可能出现,真的很难说了。

锡兰岛上的耕地面积并不算少,没有茶叶,现在也没有橡胶业,这里还可以使劲的种植水稻、椰子和咖啡么。

前者没必要往中国本土去运送,太远了,赚不到什么钱。

陈鸣乐意看到日本遭灾,这点小灾小难还动摇不了德川幕府的根基和统治,只是在这个期间,日本国内突然流传起来了‘幕府失德,天神降怒’的传言,在军情局的帮助下,这个小道消息的来源直指当今天皇的老子闲院宫典仁亲王。

德川幕府的军队都一度开入了京都城了。最后的结果就是闲院宫典仁的儿子来给他老子买单,闲院宫典仁彻底隐退不说,天皇一系好不容易增高到十万石的收益被重重的割掉了一块。

休养生息了十多年的中国农业已经完全恢复了来,又兼并了盛产稻米的安南北部残清三杰的悲惨下场吓住了河内南侧的北郑。当时郑主郑森的身体已经不是很好,他素来不喜欢的嫡长子郑楷在军情局的支持下,悍然发动了政变,结果自然是成功了。然而郑楷的同父异母弟郑还活着,郑由于聪明伶俐,又长于文采,很受到他卧床不起的老爹郑森的宠爱,郑森近年是屡屡露出废长立幼的心思,以至于北郑朝中的大臣多附郑之母邓氏惠。

郑楷是夺取了北郑的中央政权,但位置很是不稳当,再加上河内的下场实在让人心颤,郑楷索性就选择了献土纳降。

如此一来,中国的粮食产量就更不缺了。

就算这几年,挨边的日本遭了厄运,其东北地区连续几年持续遭受冰冻雨雪灾害,北方农作物持续减产,并引发农业疲敝,还有津轻岩木山、关东浅间山等火山相继大规模喷发,各地普遍遭受火山灰影响致使农作物大面积毁坏。使得日本全境出现大面积农业歉收,米价飞涨。而幕府方面,又因为执政老中田沼意次所持的重商主义政策的影响,未能做出有效举动,导致饥荒、粮价飞涨同时在全国范围蔓延。

纵然中国大量的向日本输入了稻米、白面等细粮,以及土豆、红薯、玉米等粗粮,日本的粮价也是居高不下。因为德川幕府没有大的动作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