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好莱坞之路 > 第五百三十章 拒绝3D

第五百三十章 拒绝3D(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短时间内,看起来票房提高了,实际上对整个系列的盈利反而有害。

除了影片本身的问题,墨菲在观看《阿凡达》的时候,也关注了一些3D电影的口碑反映,如同太平洋对岸一样,银幕偏暗的现象在北美的电影院里面同样存在。

很多影院为了节省成本,会降低放映机灯泡的亮度,以延长昂贵的灯泡的使用寿命,这样的亮度在2D电影上区别不大,但放到本就会损害影片亮度的3D电影身上,差别往往就很明显了。

如今,北美有很多影迷反应,从《阿凡达》以来,一道选择题一直让他们特别痛苦,到底该看2D还是看3D呢?2D电影画质清晰,观感舒适,但视觉冲击力不强;3D电影立体、震撼,但画面偏暗,观看费力。

本就昏暗的屏幕配上3D墨镜可谓是“昏上加昏”,一场电影下来,整个人真的“昏了”,3D电影的播出亮度也显得比2D电影更暗,有种压抑的感觉。

虽然詹姆斯-卡梅隆的3D技术比之老的3D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革新,用在色彩和亮度都足够的场景里面也确实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影片本身的色调就偏暗的话,3D成像的效果将会大大折扣,甚至出现重影和模糊不清等负面效果。

墨菲并不排斥3D技术,但现在的3D技术确实不适合用在黑暗色调的电影拍摄和制作里面。

说白了,如今的3D就是对光的特殊处理,光是可以偏振处理的,处理过的光具有偏振方向,虽然光本身的方向是不变的,但看起来还是原来的光。

然后有一种镜片,叫偏振镜片,他也有偏振方向,偏振方向相同的光可以通过,不同的光不可以通过。

3D电影拍摄的时候,是在不同角度,差不多是双眼分开的角度,放两台摄像机一起拍摄,放映的时候两组画面经过不同偏振方向的处理后,投射到银幕上。

墨菲虽然不是技术型导演,但也不是守旧的人,始终都在关注电影技术的发展,也让人详细的就3D技术做过调查,然后发现哪怕是在纽约和洛杉矶这样超级大都市的影院里面,3D银幕的亮度也是有区别的,而且不排除人为因素,影院追求的是利润,肯定会想着节省成本,尤其现在3D火热,观众又对3D技术了解不多的情况下。

坦白地讲,现在北美的3D市场相比于以后显得有些混乱,墨菲本身也不想进去趟这摊浑水。

如果这时候观众不带3D眼镜,看上去是两组画面模糊在一起,如果带上3D眼镜,因为偏振镜片的过滤,左右眼看到的是不同画面,跟人用眼镜看到真实物品时一样,大脑根据计算就会产生立体的感觉。

然而,这个简单的过程中,光线经过幕布反射,再穿过3D眼镜在视网膜上成像,亮度理论上会损失一半。

墨菲明白这些道理,卡拉-费斯也清楚,因此两人很快达成了一致,转制3D完全不可取。

其实墨菲也能看出来,卡拉-费斯开始的时候,是有心劝说自己使用3D技术拍摄的,毕竟3D的票价比普通电影票贵了接近三分之一,对影片的票房是非常有利的。

而且墨菲自己也承认,使用3D技术的话,自己影片的票房确实能高出一截,但这对影片本身没有任何帮助,还会影响到整体的口碑,毕竟这部影片的色调和主题一样黑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