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帝师 > 第194章 院试(4)

第194章 院试(4)(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历史上对他的描写,几乎都是做慈善、爱护百姓,遵守孝道。

到了万年,五六十岁时,他的德行几十年未曾变过,父亲后来瞎了眼睛怎么都治不好,他为了能让父亲看见,拿舌头舔她父亲的眼睛,这才将父亲的眼疾治好!

中年以后,尧提拔了他,由公务员干上来,尧一方面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辅助他,然后训练他,直到当了副皇帝。

后来尧到了一百多岁,根本不管事了,虽然没有让位给他,但事实上事物一切都由他处理。所以他马上起用了年轻人大禹,然后把中国的水利事业提上日程,搞定了黄河长江等水患,奠定了这个民族几千年来农业的基础,那真是功在万代。

所以说,你要是不了解舜的父亲瞽叟示意他的弟弟象多次谋杀舜未遂,那你就不能体会到舜的大孝,这文章写出来也味同嚼蜡。

这样一来,这跟圣人劝人向善的思想不就背道而驰了嘛?

其次,这个文章还要强调几个重点,比如与的关系,比如为何。

总之,确实千头万绪,能写的东西很多,但能不能写到大宗师的心里,那就看个人水平了。

要说这杨寅秋出的题,说好听点是刁钻,说难听点是良心大大的坏了。

考生不仅仅要注意经义中的论述,想要写好文章,还得有发散思维。

最少对这些书都要有所了解。

因为你连舜的故事都不知道,这篇文章就算你能懂其中的意思,但也无法吃透更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孔子十分推崇的大舜,他本身是个种田的老百姓出身,种田还就算了,他还是出生在一个破碎的家庭中。

后娘生了个弟弟,父亲、后娘、弟弟恨不得要他死,各种害他。

舜可怜了半辈子,可是对他的父亲、后娘,弟弟没有一点怨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