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神雕变 > 第096章 杭州城,巧惩谷主

第096章 杭州城,巧惩谷主(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这是一种习惯,这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一直不变的法则。随着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这条天阶居然造成了堵塞,这是李浩然无法所能预料到的。

火候已到,过尤不及,李浩然深知其中道理,若是惹来官司,就弄巧成拙了,他忍住笑,沉声道:“各位父老乡亲,此人是公孙止,是一个什么绝情谷的谷主。我也不将他绑进衙门,我相信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此人在下交由乡亲们来审理,相信大家一定问出一个满意的答复,同时,他也是一名武林高手,大家要小心了。若他动手,那就坐实了他做贼心虚。在下还有要事,就此告别。”言罢,不顾众人的反应,自行离去。

围观者听说公孙止是武林高手,不禁纷纷避口,生怕得罪这些高来高去的人,但是眼中的恨意却越来越重,无声的怒视着这个汉奸?

不远处,一群乞丐满是崇拜的望着李浩然离去的背影,一会儿,一名老丐轻笑着吩咐几声。于是,一名眼睛清澈灵活的乞丐连滚带爬的钻入人群,冲到公孙止的面前,戟指公孙止,大哭道:“各位父老乡亲,小子来自襄阳,我认得这个奸贼,那位公子说得不错,在武林大会上,就是他向郭靖大侠出手的,害得我们大宋差点输了一场比武。我们全家逃难至此,一路上饥饿难当,可怜我一家人只剩下我,但是若不能指正这等奸贼,我岂能苟活于世,我豁出来了,你们怕他是武林高手,我不怕。公道自在人心,若是他打死我,希望大家为我报仇。”

这乞丐声情并茂,如泣如诉,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见有人出头,心中的怒火喷发而出,无不声援乞丐。而几名看似武林人士有意无意间将公孙止隐隐围住,几乎想到马上出手拿下。

公孙止心中叫苦不迭,真是怕什么来什么,自己在这天堂一般的杭州风流快活,也不知遭了什么罪,居然遇到这个瘟神,但是他不敢跑,跑只会显示自己做贼心虚的心里。

公孙止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真是人生无处不相逢,万想不到在此遇到李大侠,真是得天之幸。”

“你怎么来到大宋都城?是否奉蒙元鞑子的命令,前来此处暗算王公大臣。”李浩然发现人流越来越多,不禁故意大声出此言语。

“李大侠误会了,在下也是华夏子孙,岂会做那遗臭万年的事情?况且那不过是武林中人寻常的切磋而已。”公孙止四下一顾,吓得脸色苍白,因为路上所有行人停止了手中的事,正以满念毒怨的眼光盯着自己,他发现除了自己的呼吸,方才乱轰轰的街道变得死一般的宁静,骤然变化,让他心中发颤,恨不得上前将李浩然砍上几十刀。若是如此,只会坐实自己是蒙古探子的谣言,况且自己在李浩然眼中,恐怕只是一盘菜,再借几个胆也不敢惹此瘟神。

李浩然装做浑然不解、慒慒懂懂的问道:“这就奇怪了,既然你不是蒙古的走狗,为何在蒙古人大肆凶凶、围攻襄阳的时候,断然向郭靖大侠出手?郭靖大侠为国为民,一直视抵抗蒙古视为人生理想,我们大宋百姓均是爱国之士,无不希望郭靖大侠长命百岁。只有那些背弃祖宗卖国奸贼才巴不得他早早辞世,你向郭靖大侠出手,又如何解释?”

不远处,李浩然看到这一幕,不禁哧哧而笑,他知道这个配合的乞丐一定是丐帮中人,定是受了命令前来,看他那翻表演,简直是不亚于21世纪那些所谓的影帝了。至于公孙止如何脱身,已经不是他所关心的事情了。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附近不止智者,但是他们也不敢惹火上身,只是同情的看着手足无措公孙止。不远处一座酒店上,一个年约四十的书生注视着李浩然离去的方向,不言不语,亦不知他在思量什么,想必他已经看出这是李浩然导演的一出戏吧。

郭靖在襄阳抗元之事传遍天下,街道上不少行人是举家南下避祸的北方人,李浩然此言一出,这些背井离乡的行人无不怒视公孙止。在他们心中,郭靖是他们的保护神,现在居然有人向他们的神动手,恨不能马上击杀公孙止这个卖国小人。

群相激愤,人人怒骂,什么污言秽语尽情向公孙止袭来,而这正是李浩然所需要看到的,李浩然就是要给郭靖冠上民族英雄的荣誉,这样一来,那些卖国之人想要拿下郭靖,恐怕也要考虑一番民意,未雨绸缪总比亡羊补牢好一些。

公孙止也是倒霉,好死不死的遇上李浩然,更加倒霉的是他亲口承认了向郭靖出手的事实,等到明白李浩然险恶用心的时候已经晚了,此刻,什么猎艳大计都跑到九霄云外,他脑海急转,苦思脱身之策。

李浩然心中快意无比,同情的看着焦头烂额的公孙止,心里嘿嘿发笑,暗想:你个死淫贼,看你日后还敢打小龙女的主意不?反正你也不是好鸟,死就死吧,免得再害别人。

经过此事,若公孙止能够平得民愤,恐怕也不敢呆在杭州了。他不相信公孙止不会没有目的的前来杭州皇都,逼走这个不安定的因素,只会更加利于自己行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