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霸主 > 381夜晚的天空

381夜晚的天空(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让里宾特洛普不要走留下来你去让戈林还有斯图登特将军到我这里来”李乐赶紧开口,下达了重新召开作战会议的命令。

凯特尔无奈的出言提醒道:“我的元首,戈林元帅恐怕已经在回庄园的汽车上了……至于斯图登特将军,可能短时间内无法到达……”

提起这个的时候,李乐才想起来,斯图登特去了慕尼黑,到那里训练新的伞兵去了。

比起不靠谱的海上登陆来,李乐寄予厚望的,其实是能征善战的德国伞兵。

扩大伞兵规模,争取在登陆英国的时候,动用更多的伞兵参战,就能够多多少少弥补一些,德国海上运输力量不足的短板。

虽然也猜到了元首可能担心英国人使用轰炸机,轰炸利比亚的油田,可凯特尔却没有真正相信,英国人有这种魄力和实力。

要不是见过从未发生过的历史,李乐也可能意识不到,对方会在中东地区起飞轰炸机,攻击德国最脆弱的原油生产基地。

区别就是,真实的历史时空中,盟军不计代价,强行轰炸了罗马尼亚油田,打击了德国的原油生产。

如果没有历史上真实的不计代价轰炸罗马尼亚的袭击,李乐也无法猜到盟军会想到这种狠毒的战术。

历史上针对罗马尼亚的轰炸,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果,依靠着便利的地理优势,距离德国也近,所以回复生产很方便。

而且,比起海军登陆来,伞兵登陆也具有更隐蔽的特‘性’,投送更加突然,着陆之后战斗位置也更好一些。

正面冲击对方的海岸线,必然要正面迎接对方的火力。伞兵在敌后战斗,可以避开大量的预设阵地火力。

可如果轰炸的是利比亚,那灾难可就不止一点儿了。利比亚的基础建设非常落后,重建工作也和罗马尼亚不可同日而语。

那几乎就是和重新建设一个利比亚油田一样,所有被轰炸毁掉的设备,都要从遥远的德国和意大利运到非洲去。

而防御这些脆弱而且重要的设施的,却只有罗马尼亚境内,十分之一不到的部队——简直就是薄皮大馅,味美价廉……

这一次,盟军不用付出那么大的代价,就可以在防御兵力并不强大的利比亚,找到德国的软肋。

思来想去,李乐还是觉得,动手先抢下克里特岛,才是最保险的选择。所以他问了凯特尔,结果却没有拿到想要的答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