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穿越1862 > 第三百七十八章 如何取不得天下?

第三百七十八章 如何取不得天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八旗子弟的形象,清政府朝廷的形象,在这个过程之中,被朝野上下诟病,更被秦军系统上上下下所愤怒。

在报纸越来越发达,在消息逐渐畅通的今日,舆论战这个新出现的所在上面,满清一步落后,是步步落后。他们比起刘暹来,真的外行的太多太多了。

各国公使也突然间活动频繁起来,外人谁都能看得到,刘暹与北京的裂痕变得更大了。中国的政局似乎会有大变化。

八月里,北京下诏刘暹、左宗棠、瑞麟进京。这就是满清诸公们思来想去,得来的一个解决法子。招刘暹进京,只要他能进京,一切就都不是问题。之前骤然恶变的关系,立马就会烟消云散去。

为此北京特意派出了张守岱为钦差大臣,打着视察东南防务的招牌,直奔台湾而来。但是刘暹的反应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也让所有人大惊失色,他抱病了,不能进京。

秦军的招牌没吓退那些八旗子弟的贪婪,吃、喝、卡、拿,有着军情局在暗中的推波助澜。北京城的八旗子弟那是跟苍蝇一样,一波接着一波。

没钱的、身份低的,就像拿点小钱。有钱的,有身份的。则想直接入股。但他们拿出的拿点银子跟他们所求的股份比,根本就是披了层皮的白要。

而刚刚涉足北方的秦军似乎还有顾虑,一开始表现得很软弱。花钱消灾。但到最后看没完没了了,更有诸多狮子大张口的。就态度陡然转硬来,自然是触怒了诸多八旗贵胄。最后。最后就是关门的结果。

三个工厂陆续关门,在大公报上热闹了一个多月,风波还没停下,大公报就有将刘暹卖给两广军火的价格捅了出来,这一瞬间是一块巨石砸破了大清的平静了。

现今这个时间,各省都在编练新军。军火是最抢手的硬货,两广的军火交易竟然比别的省份的便宜那么多。立刻电文、订单雪花样飞向了台南巡抚衙门。

“元渡,三思啊,三思啊。你真的想落入万劫不复之地吗?”张守岱急的焦头烂额。他害怕,现在他真的害怕。

刘暹不进京代表着什么?又表示着什么?是听宣不停调?是自立藩镇?不管是那一条,对于脑子里从没想过半点造反心思的张守岱来说,那都跟自寻死路没啥区别,还祸及家人!

满清这个时候在人眼里那是国运恢复着的,此时清政府的实力绝对比原时空中要强许多。国库里的银子先不说,只说湘淮楚的基本盘还在外,更多出了多军和禁卫军,以及各省的八旗练军、汉军练军数万。就秦军露在表面的那四五万人,就是再能打仗,浑身是铁又能打多少钉?

刘暹自然是很强硬的拒绝!

那山东、山西、河北、安徽、两江等省份自然是对刘暹发做不了。并且这些淮军控制的地盘当中,很多人都跟他们的boss一样,更相信洋货。但是陕西、甘肃、河南等省,这些朝廷的基本盘里的省份,巡抚、总督是八旗者居多,并且跟汉中临近的省份,立刻就有了小动作,他们直接卡起了汉中的商道。在汉中北、西、东等进出货物的道路上设立关卡,收缴厘金,立刻的就给汉中的发展缠上了一道沉甸甸的锁链。

在这个期间,大公报就像是一个中立者一样,一会儿抨击刘暹军火买的太贵,一会儿又批评陕西、甘肃等省的官员事情做得贪婪露骨。把秦军与八旗之间的矛盾是‘大白于天下’。

这就像是在铺垫一样,一点点的把气氛烘托到最高。然后,嘭一下,随着刘暹要被抬旗,然后拒绝的流言传出,举国哗然,议论涛涛。

在这场舆论战中刘暹处于弱者的地位,也始终是被害者的地位。就算军火上的事儿给他形象略打折扣,有江南制造总局作陪,他也一点不伤大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