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的朝阳 > 第101章 委员会

第101章 委员会(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从桌上的铁皮烟盒中取出两根香烟,递给孙逸轩一根,自己又点着一根香烟,然后丁子林才缓声说道。

“咱们这么大的国家,依靠进口棉显然不是办法,国棉纤维短。质地糙,只能用来生产16支以下的中粗棉纱。虽说是生产土布的原料,可在城市中20支以上的细纱越来越受欢迎,而且土布还没有斜纹布结实,虽说现在东北外购原料棉中印度棉仍逊于国棉,但将来肯定还是细纱的天下,靠进口,肯定不行!”

提及国棉的不足时,丁子林一副杞人忧天状,虽说国人更喜欢土布,以至于16支的中粗棉纱更受欢迎,自然也比印度棉、美国棉更适合东北的需要,但国内的棉花加工设备不足,工艺落后,多以籽棉出口,粗糙不说,且含有大量杂质,因此使用国棉进行机械化纺纱生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幸好其足够低廉的价格弥补了一切,加之棉花进口又有贸易公司垄断,工厂购进的国棉往往都是由贸易公司再加工的棉包,使得工厂无须负担棉花再加工的问题。

但现在,贸易公司已经开始减少国棉的购进,开始更大规模的引进印度棉,毕竟印度棉有着其无法与之相比的价格优势,尽管这种价格优势正在一点点的耗尽。

“那你是想?”

“要是持平的话,那原料的成本可就增加了。这样可不利于咱们的棉布在南洋的竞争!”

孙逸轩拿过表看着表格上对明年的运费、原料采购价等各方面的推算,眉头便是一锁。

“可不是!”

点点头,丁子林指着表格上的运费栏说道。

“你看。现在运费才是关键,要想更大量的进口印度棉花,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棉花运输问题,印度比关内遥远,且现在印度至东北的海运业务主要垄断的英国和意大利的各轮船公司手中,这些的西洋大运输公司乘我们的大量进口印度原棉的之机,结成同盟。大幅度提高运费,致使各仿纱厂在进口印度棉花的问题上。遇到了很大的障碍,”

孙逸轩试探着问了一声。

“为了解决运费问题,我看可以协调纺织业联合会与北洋船运公司达成协议,以每年承运一定印度棉花为保证条件。促进船运公司开辟由印度孟买至大连之新的新航线。”

在提出这一建议时,孙逸轩显得非常自信,因为府中是鼓励和支持开辟新航线的,而且愿意给予新的通商航线以援助,有了同业联合会的支持,航线公司自然愿意把航线开辟到印度,与西洋轮船公司展开竞争。

“嗯,我看也可以试试!”

争取航运公司的支持,这也是一个选择。毕竟引入国内航运公司开辟新航线,能够令这一航线陷入竞争之中,从而有利于运费的降低。

“不过。这个办法终归还是治标不治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