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帝国的朝阳 > 第18章 军田(第一更,求月票)

第18章 军田(第一更,求月票)(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先是赞同商德全谨慎处之的建议,唐浩然又看着滕毓藻说道。

“兴甫,现在十万官兵,每年兵饷不下千万两,若是百万之师呢?以厚饷养兵又需多少?”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数学题,但面对大人的反问,几人无不是纷纷陷入沉默,万万两军费又岂是国家所能负担,现在大清国一年所入不过七八千万两,若全以新军一般,又岂能练百万强军?

“募兵制的前提就是要给予厚饷,当兵吃粮是为必然,这当兵的粮子们,吃北洋的粮是吃,吃我东北军的粮也是吃,谈不上所谓的忠诚,这一仗大家都看到了,清军纵是以北洋之精锐,亦是一碰即溃,完全谈不上英勇,募兵制可带来精兵,但士兵却谈不上忠诚!”

强词也好,狡辩也罢,对于来自后世的唐浩然而言,没有谁比他更清楚建立征兵制的必要性,实际上,从普法战争开始,这个世界便进入了“总体战”的时代,唯有动员举国的力量方才是制胜之道。

在另一个时空里那惨烈的八年间,若是没有建于战前的征兵制,没有那被所世人嘲笑、讽刺的“抓壮丁”,没有强制性的兵役,或许这个国家早已战败,又岂能凭着那场战争成为世界四强之一。

而在另一方面,十万陆军每月仅军饷就需六七十万两,每年千百万两兵饷无疑是一笔庞大的开支,如果可以省下这笔开支,则可以将更多的钱用于加强陆海军的建设。

“然帅,这征兵制虽好,可毕竟,这关外人丁稀少,行以征兵,只恐怕非但有人逃兵役,恐怕还会影响生产,影响移民……”

谨慎的提出反对意见时,商德全又特意补充道,

“我看可以先试行,征兵实为大事,还是谨慎一些的好,于关外试行时可不采用强迫,至于关内,可以继续实施募兵,如此一来既能保持部队战力,又能在试行中及时发现各种不足,在未来加以修改。”

商德全的谨慎自然得到了他人的赞同,对于先后于上校门下研习现代军事指挥学的他们来说,自然赞同于国内建立征兵制,但却又使得他们不得不考虑东三省的现实问题,尤其是中国人那种“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现实。

“古往今来,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当年满清入关,凭借的又岂是旗兵,其靠的是于北方招降征募的数十万绿营,靠得的是倍于明军的二两兵饷,曾国藩的湘军当年不也是靠着倍饷之勇吗?”

滕毓藻在说话的时候,只差没说“新军当初之威”亦是靠着厚饷之助,虽说表面上新军兵独饷与北洋水师相仿高于陆师,但实际上新军兵饷不扣伙食、不扣服费,且又无官长克扣之虑,士兵实际所得倍于北洋,自然乐意效命,而现在若是把军饷断了,这自然会出现乱子。

“嗯,确实如此,子纯所言极是,这征兵关系甚大,不得不谨慎处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