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主宰江山 > 第四百零一章 天朝上国梦

第四百零一章 天朝上国梦(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乾隆被粘杆处查到的朝鲜密情气的都吐了血。

小小一个朝鲜也敢如此欺蒙他这位盛世明君?李氏该死。

粘杆处的汇报中包裹了朝鲜王室大臣对朱明的追崇怀念,还有朝鲜民间用崇祯年号者甚众的事实,他们从朝鲜回来的时候就带回了十几本朝鲜的书籍,里头用的一水儿是崇祯纪元。

复汉军起义的消息也已经传到了朝鲜,朝鲜上下对此欣喜若狂,官也好,民也好,就没一个说复汉军祸国殃民的。

如此乾隆对征伐朝鲜是再也没有半点的不忍了。

至于满清征朝鲜的借口——也很简单,后者祭祀前明帝王,久蓄异志。

几十年前,朝鲜肃宗李焞为了报答壬辰倭乱时派大军援助朝鲜的明神宗的“再造之恩”,遂于明朝灭亡6o周年之际下旨在汉城(今韩国尔)昌德宫的后苑修建大报坛,俗称皇坛,以祭祀朱明皇帝。现在在位的李昑,也就是后世棒子口中所谓的英祖大王,大报坛的祭祀对象更增加了明太祖和崇祯帝。

满清之前对朝鲜不怎么看在眼里,后来乾隆穷的一逼,急红了眼,把朝鲜对满清的国贡恢复到了顺治时代的标准,也就是每年(元旦、万寿、冬至)的常贡条例:银5oo两、绵绸2oo匹、布2oo匹、苎布6o匹、貂皮1o张、水獭皮3o张、青鼠皮15张、鹿皮7张、花席2o张、大纸1oo卷、小纸5o卷、顺刀2口、小刀1o把、被褥一副、靴袜各一双、鞍马一匹、空马一匹。

乾隆之前都是给朝鲜减半的。可这么做更像是歇斯底里。

而且今年乾隆又把朝鲜的常贡提升到顺治初年的水准:岁贡布4oo匹、苏木2oo斤、茶1ooo包、各色绵绸1ooo匹、各色细布5ooo匹、布1ooo匹、粗布5ooo匹、刀1o把,贡米1ooo包。

而此次粘杆处朝鲜之行的目的,他们也做了细致的探察——朝鲜武备松懈,不堪一击。“彼处百年不知兵戈,兵懦将庸,不堪一击。”

【以后有空了写一章粘杆处朝鲜游记,(*^__^*)嘻嘻……】

不仅是6路上的海兰察,天津口整军备战的水师,可不是针对浪在山东的复汉军水师队伍,针对的而是朝鲜。他们将会跟海兰察一起进军,直击江华岛。

后者与6地间隔只有短短的两三里,在朝鲜政权多次危难之时,成为王公重臣和王室的避难所。后金时候的满清,攻伐朝鲜,李棕【朝鲜国王】一面派崔鸣吉等人赴清营谈判,以行缓兵之计;另一面就把王妃、王子及大臣妻子再次送往江华岛暂避。

乾隆这次是要把朝鲜干净拿下。

这点东西对于偌大的大青果杯水车薪。最终来自圣人故里的刘统勋的一道密奏,为乾隆皇帝推开了新的窗户。他觉得刘统勋说的对:

“命都没了,还要脸干嘛?”

况且依照关外的规矩,那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自己在东面吃亏了,那就在西边补回来。

乾隆皇帝咬了咬牙,最终决定就这么的干了。并且为了进一步探明朝鲜的军备,派出粘杆处前往细查。结果查出了好多他想都想不到的东西来,比如那个大报坛。

朝鲜王宫里的大报坛祭祀每年都要进行一次大祭,朝鲜肃宗以后,国王几乎年年都亲自参与,是朝鲜国宫廷内最隆重的祭祀典礼,充分表达了朝鲜对前明的感恩与思念。大报坛建成后,肃宗更明确要求至此以后,大报坛“年年祭享,自当与国同存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