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顺明 > 第二百九十二章 扶国之利 有意无意

第二百九十二章 扶国之利 有意无意(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方的态度做到这样的地步,而且处置也算是从重得当,李孟这边还真没有太多的话可说,寻衅扩大,却也只能是暂时放在一边。

“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的繁华天下闻名,繁华的扬州府最富的一批人就是盐商,而盐商之中最大最富的就是方家,方家是徽州出身的盐商,已经是传了将近十代的富贵,当真是不同凡响。

扬州城又有民谚“扬州盐,方家半”,这简单的几个字,更是体现出来他家的煊赫,方家富贵传家,相比其他盐商来,做事又算是懂得分寸尺度,并不恃富而骄,所以多少年的大风大浪都支撑了过来,做的也是越来越大。

这方家历代都有支持寒门士子读书科举的传统,这些文人中举为官之后,也是需要钱财来维持体面,可穷人出身,那里来的钱财,方家也是大举的资助,这些受惠的官员们自然是倾向于方家,给方家种种的方便。

方家人认识的很清楚,光是凭着富字,是无法让家业保持长久,只有和官府勾结有关系,才能越做越大,长保平安。

“费德勒先生,传教虽然不可以,本座这边可以给你的同胞们提供庇护,欧罗巴的情形我不了解,但耶稣会和先生所信奉的教派彼此敌对,在大明尚且如此,何况是在你们的母国,凡是被驱逐,无处可去的人,本座这边的山东可以给他们提供个容身之处。”

费德勒神甫站在那里,他当然明白李孟所说的意思,这么**裸的对西方有一技之长的人有需求的。在大明的确是罕见,不过李孟的目的虽然是功利性极强,但毕竟是好事,只不过……,费德勒开口询问道:

“大人,这山东地面怕是没有什么西洋人在?”

“无妨,本座给你船,给你钱,去江南,去澳门,去南洋,自然是多多益善。”

既然李孟这边一切都给提供,总归是慈善的事情,比呆在这个庄园里面要好很多,费德勒神甫稍一迟疑,也就答应了下来,临出门前,却听得身后李孟又是笑着开口说道:

崇祯这一朝,除却那些和方家亲厚的文人之外,方家的长房嫡传也有几名在外为官的,其中一人已经是南京户部侍郎,还有人是京师吏部的员外郎,还有在南直隶宁国府做知府的,至于六、七品的官员,数量就更多了。

有这些人做奥援,方家的生意自然是越做越大,势力也是膨胀异常,扬州府知府见到方家族长,也就是那位“方员外”,都要执晚辈礼,口称“顺翁”,至于那些盐商,更是把方员外视为领袖,步步听从,不敢有违。

方员外有三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是嫁给了南京城中的高官人家,虽说盐商身份低贱,可家中这么多当官的子弟亲信,自然也就变的高贵起来。他三个儿子,小儿子在扬州府衙门当差,其余两个儿子都是有监生的身份,在家操持协办盐业的买卖。

“雇佣兵,军官,工匠技师,有一技之长的人,山东这边大力的欢迎!“

费德勒脸上露出个苦笑,又是回头施礼,这才是走出屋门。

派这个洋人出去,李孟倒也不担心什么,反正是自己亲信的军官随行,神甫和苏安琪感情深厚,苏安琪李家庄园生活,多少也是个人质的意思,何况东方几万里,能给他温饱舒适的地方也就是这山东,不怕他不回来。

扬州盐商和扬州府衙门的公文,以大明难得见到的高效率和高速给李孟送过来了,上面光是有对淮北军遭遇的那些事情的详细解释,更有关于陈姓盐商的处置,财产罚没,全家因为勾结反贼而被判死罪。

抄家灭门,这样的惩罚,可以说是极重了,而且和往日那些公文私信,满篇的模糊词语,客气套话不同,不管是盐商们的私信还是扬州府衙门的公文,都是说的明明白白,盐商们的私信更是谦卑之极,发誓不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