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满江红之崛起 > 第77章 陆战之王

第77章 陆战之王(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陛下的话却是让原本对十式战车极为满意的心头一颤。

“陛下的意思是……”

“这么说吧,如果十年式战车遭遇同十年式战车相似的对手,那么十年式战车在多远距离可以击毁十年式战车?”

陈默然的这么一声反问,却让皱眉思索开来,对于十年式战车而言,从未考虑过与同类战车作战,甚至于反战车作战,只不过是其附加指数而已,陆军对于战车的要求很简单,首先是考虑的其战场越野姓能以及动力可靠姓,其次是火力,再次才是战场生存姓能,至于反战车能力,根本就是临时追加的指标,毕竟十式战车现在根本就没有任何对手。

而在设计十年式战车的防护指数时,也是强调其防榴弹破片,而非穿甲弹,在八年式系列装甲战车之中,只有加装88毫米野战炮的自走炮可以威胁十年式战车,至于其它,陆军根本就未加考虑。

在唇边念叨着这些名词,陈默然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些名词看似看不怎么起眼,但事实上,这正是坦克的发展趋势,而这个趋势,越是经历了二战的血雨腥风之后,各国才总结总的经验。

二战时t-34坦克早期型采用的双人炮塔便存在设计缺陷。t-34的四人车组中,车长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车长同时肩负炮长的职责,这就造成车长负担过重。在激烈战况下,坦克车组指挥和火炮射击都十分重要,前者负责掌控全局,后者决定攻击能力,两个人分工处理远比一个人更加有效率。

事实证明,双人炮塔设计大幅降低了t-34火炮的实战射速。与三人炮塔的德国iv号坦克相比,t-34/76的理论射速并不算太差,但实战中的射速往往只有前者的1/3甚至1/4。尽管76毫米炮远远强于超过1942年以前的德国50毫米、75毫米坦克炮,但指挥和射击效率失调,导致t-34难以充分发挥其火炮威力,可以说t34坦克的高损失比与其采用的双人炮塔不无关系。

而十式战车所采用的正是经过实战证明的,效率最高的三人炮塔。

“陛下,十式战车所采用的全履带行走装置,使得其越野机动姓能较之八年式战车提高了50%以上,其正面装甲更达到前所未有的30毫米……”

“陛下,现在各国根本就没有任何可以威胁到十年式战车的装甲战车,而且各国还没有同类武器……”

在骑兵一师师长吴禄贞就十式战车作着介绍的时候,陈默然却拿着望远镜看着在训练场作着集团机动展示的战车,将注意力集中到火炮上。

“陛下,十年式战车采用的是57毫米主炮,配弹达120发之多,其发射榴弹可摧毁各类野战工事,穿甲弹可以八百米外击毁八年式装甲战车,相比于八年式装甲战车,其绝对可以称之为完美的陆战利器。”

吴禄贞在介绍十式战车时,整个人都显得有些飘然,毕竟骑兵第一师,是现在全中国唯一一支装备有十式战车的部队。

“身管太短,威力太小。”

瞧着那短身管坦克炮,陈默然再仔细瞧着那辆坦克,突然间,却是觉得的有些不太舒服,因为那坦克看起来有点儿面熟,嗯!有点像二战时曰本的九七式坦克,尤其是那坦克炮,更是极为相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