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满江红之崛起 > 第38章 交易

第38章 交易(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几天的风波之后,已经没有人再敢于呼吁什么“直接解决”、“解散政斧机关”的言语,甚至就连同明煮党、立宪党面对这种强硬态度,也沉默了下来。

如果说这场游行示威,唯一的收获怕也就是袁世凯那个手上沾满朝鲜人血的总理大臣“以老弱之名辞职”,甚至不是为技术引进委员会、中央投标局的贪腐回扣案负责辞职。

想到袁世凯,邵振清颇为无奈的叹口气,当真是袁世凯啊,临了、临了还办了一件大事,只怕明煮、立宪两党能恨他恨到骨子,若是没有他在卸任之后的反兵戈一击,只怕这时局也不会……“时局啊!”

半闭着眼睛,袁世凯轻哼道,他没有理会管明棠先前的问题,只是道出这几个字来。

“总理,移交军事法庭未免太过严苛了!”

“叭!”

清脆的枪声在街道上回荡着,接着又是一阵急促的枪声,在枪声之后,路人四散而去时,路边人行道上一片血泊中躺着一具尸体,紧接着手持长短枪的警察快步朝着的尸体跑去,在尸体旁的一支手枪,充分说明了问题。

这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拒捕事件,这样的刑事案件无论是在中国或是在世界其它国家总是时有发生,没有任何人会在意,同样没有多少人会去关心,只有抢得消息的几名记者,抢着拍上几张照片,然后询问负责警官,顶多就是在报纸的社会版块上,多上一个百字左右的新闻。

仅不过只是三天的功夫,曾经看似混乱的南京,此时就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先前浩浩荡荡的的游行示威,在大规模逮捕之后,瞬间即被瓦解,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所有人都明白,事实上,政斧再一次证明了一个事实——在国家强力机关面前,所谓游行示威不过只是笑话。

“一千六百七十六人被逮捕!”

之所以管明棠会来拜见袁世凯,为的还是那一千多名学生,他们都将被移交军事法庭进行审判,而在军事检察官那边已经达成了共识,尽管未就对其起诉叛乱罪达成共识,但是起诉其冲击国家机关、伤人、放火等罪行达成了共识,以近卫军军法的严苛来看,一但起诉,他们至少会获得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甚至终身苦役。

在这个时候,只有袁世凯出面,才能可能让他们免于上诉,因为近卫军也不愿当这个恶人,而袁世凯却在那里盯着,要给那些人一个深刻的教训,但袁世凯却依然一言不发。

在放下相机的时候,看着那具被抬上车的尸体,邵振清的脑海中再一次浮现出这个数字,这是军方与南京警察局联合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字,都是涉嫌“焚毁政斧公务机关、殴打公职人员”的现形犯。

其中一千三百余人因负有预备军官团军衔,而被移交军事法庭审理,看着那辆带着尸体离去的救护车,邵振清知道,那个失去姓命的嫌犯,事实上,正是“焚烧技术委员会”的嫌犯,只不过他选择了抵抗。

为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面对那天发生侵入政斧机关、砸烧政斧公务大楼、打人致伤的违法行为,国内的绝大多数文化人都强调学生爱国无罪。只有一些学者和法学家等呼吁法治,强调“打伤人是现行犯”,但是一些激进的学者不仅赞许学生的做法,甚至以全体南京市民的名义,要求解散政斧机构,呼吁民众非得“站起来直接解决不可”,等于号召在法律体制之外的暴民运动;也就是只要自视目标正确,什么手段都可采取。正像他们根本没有征得南京市民的同意和授权,就擅自发表《南京市民宣言》一样。

在这种“爱国学者”的舆论压力下,政斧不仅妥协,反而进一步扩大了逮捕的范围,那些呼吁“直接解决”的学者,被扣以“煽动叛乱罪”逮捕,参与打砸烧的学生,一率被移交军事法庭,在这个事件中,没有任何人成为英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