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满江红之崛起 > 第225章 欣赏与现实

第225章 欣赏与现实(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话至最后抬起头看着管明棠,陈默然又不能遗憾的说道。

“我们为什么向美国保证,在未来五年内不会再开工建造任何万吨级以上军舰,仅仅只是为了取信与美国吗?”

陛下的反问,让管明棠整个人陷入一片思绪之中,在中曰战争之后,作为胜利者的中国进一步扩大了自己在远东和太平洋的影响,但却完全没有在这一地区展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最后甚至接受美国的调停,以婆罗洲兰芳实施自治,仍属荷兰管制,但又属中国藩属,中国享有移民权作为条件,实现了同荷兰的关系正常化。

与此同时,面对美国海军主力集结于大西洋,部署亚洲的舰队力量非常薄弱,根本不可能同中国抗衡,原本应该是美国采取退让政策的现况,中国却为避免同美国发生对抗,导致两国在太平洋对峙,两国敌对情绪进而越发严重的局面,中国主动提出五年内停止建造万吨以上军舰。

而作为回报,在罗斯福亲自出面的游说下,美国国会在年初通过法案废除所有排华法案,由此中国和美国关系趋于正常,在很多外国外交官和观察家眼中,中国的主动让步被视为“东方式的外交智慧”,美国放松了对中国的警惕,强大的中国非但未被美国视为威胁,反倒视为一个可以对话的“理智”的国家。

最终国内的工业建设,除去依靠政斧提供资金、社会散资筹备、银行贷款之外,只能依靠发行债券,而其中又主要依靠向外国发行债券。

“慎重考虑?”

冷哼一声,陈默然的唇角微微一扬。

“1860美国拥有铁路线3万公里,1870年为85169公里,1890年269000公里,1900年为32万公里,占全世界铁路线的一半。当年美国铁路狂潮的时候,摩根银行的人怎么不去提什么慎重考虑?”

反问之后,陈默然又不无讥讽的说道。

但事实上,作为财政大臣的管明棠却非常清楚,不是中国愿意让步,而是现实迫使中国不得不做出让步,依靠贫弱的国力,建立一支现代化且强大的军队,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根本,但是如果在贫弱的国力上保有一与可以同强国对抗的军队却是不智的,很容易拖垮本国经济,尤其是对于处于从农业国到工业国变革中的中国而言,建立一只庞大的军队,尤其是需耗尽国弩的海军,将会严重影响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中国才会主动示弱,甚至不惜放弃一些野心,以换取美国的理解,在避免引起美国警惕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美国剩余资本发展本国工业,只有工业上的强大,方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国。

“因为没有足够的资金!”

“没错!”

“当年美国的铁路建设需要持续大量的资金,而其中的大部分都来自美国银行家向法国、英国、德国和荷兰的投资者卖出的股票和债券。1890年,大约1/3的铁路证券持有者都是外国人。从1865年到1900年,欧洲人购买了大约25亿美元的美国证券。事实上,它们都是铁路股票和债券,除此之外就没有其他类型的证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进行交易,可以说,正是铁路的发展帮助纽约取得了今天全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

在讥讽之余陈默然又继续说道。

“咱们今天不过只是复制美国人的成功而已,当然,对于我们而言,金融中心反倒是其次,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个底子,不过,最重要的是铁路会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的工业政策,每一条铁路都必须使用中国制造的钢轨,每一条铁路都必须使用中国制造的机车、车厢,可以说,在铁路建设之中,会消耗消耗大量的煤炭、木材、铁和钢,它还带动了这些产业的发展,并且创造了巨大财富。不断上升的需求促使企业继续创新、投资,从而使原本小规模的企业成了赢利大户。”

说到此处,陈默然伸出一根手指。

“更为重要的是铁路建设供应商所聚敛的财富,远远比铁路公司或者它的用户要庞大而且长久,而铁路供应商,利用铁路挣取的财富则可以使得他们获得快速发展,从而发展成为大型企业,咱们中国人,做生意的头脑,并不比犹太人差,差的只是一个好环境而已,现在,咱们不仅提供环境,还要为他们创造条件,只有这些企业做大做强之后,国家才能从实业投资上投回来,哲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