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三卷新时代 第211章 谁的世界(求月票!)

第三卷新时代 第211章 谁的世界(求月票!)(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国务院大楼地下某处国防军参谋部作战室内,跨度十数米的地下作战室,一张大型沙盘的周围,站着几名将军,而在将军们的簇拥下,身着黑灰色中山装的司马则居于其中,而在沙盘边缘,国防军参谋总长蒋百里则直接负责讲解。

“……德军命令调动部队必须使用和平时期的民用列车时刻表,并且伪装成普通货车,调到前线的部队全部保持无线电静默。抵近边境之后,部队就必须不紧不慢地行进,有时白天隐蔽在树林里,晚上行军,即使这样,要完全隐蔽东线的增兵行动还是很难的,德军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方法来掩盖战略机动,为一些不得不暴露的军事行动制造借口。希特勒大造准备进攻英国的声势,特别制订了两份对英作战计划:一份代号为“鱼叉”,该计划声称,对英国的行动将在1942年6月开始。另外一份是代号“鲨鱼”的计划。德国调集了400多架轰炸机,不断对英国进行轰炸,给人的感觉是德军的空军主力正在全力以赴进攻英国。德国空军的主要指挥员也频频在布鲁塞尔的德国空军司令部里露面,故意给敌人造成假相。……”

蒋百里在作着讲解时,沙盘旁的见习参谋则时不时的在大型沙盘旁,新添加一些纳粹标识或苏俄标识,对外情报工作的成功,使得这间作战室内,可以时时修改德苏两国的边境兵力分布。

“……可称得上是世界军事史上最大的一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欺骗行动。。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德军在德国和波兰境内新建和改建了机场350个、降落场210个,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境内也修建了一些机场。这些大举动的战备措施为将来德军的机动以及战争的深入、战线的推进、后勤的保障做好了准备。而与此同时德军将152个师,3000多辆坦克的兵力调集到前线并完成战役展开,也就是调动了全国70%的步兵和90%的装甲部队,而没有引起敌人的警惕,就军事角度来说,其可称为世界军事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瞒天过海”。我们的空侦部队所提供情报仅只能做参考,但军事局、中调局反馈情报,已经证实了上述数字!”

“他们会在什么时候发起进攻?”

1941年的秋天起,德国西部和波兰交界的铁路线上,突然出现了一些奇怪的列车,这些列车不是民用客车,又没有军用列车的标志,除了为加水而作短暂的停留,中途不停靠任何车站。

紧闭的钢制车厢里看不出装的是什么东西,平板车上的装载则全都蒙着厚厚的苫布。这样的列车有时一天多达几十列,自西向东驶向边境。附近的居民不知道这些车上装的是什么,有人说是运往东线的战略物资,有人说是德国运往波兰的机器设备。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列火车在停站加水时,一节车厢也许是为了通通风而把门打开了一道缝,车站上的工人向里面一看,车厢里面竟然装满了德军士兵。为了调动执行“巴巴罗萨”所必须的部队,德军在1941年下半年起就开始采取了隐蔽的转移行动。希特勒深知,要完成“巴巴罗萨”计划所要求的隐蔽性和突然性,就必须在外界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将庞大的部队集结到攻击出发地。

希特勒在向他的将军们讲述“巴巴罗萨”计划时,就反复强调。

“至关重要的是切切不可暴露进攻企图。过早暴露我们的准备……会造成政治和军事上的最大劣势。”

左臂在腰平置,右肘由左手虎口支撑,右手抚着下的司马看着地图上那一面面红色的旗帜。

无论这两面红色的旗帜如何碰撞,他们碰撞的命运会是如何,但是世界的未来将会因这场碰撞而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

“所有的信息都集中在4月19日!也就是四天后!”

国防军副总参谋长在一旁替参谋长回答了总理的问题,此时这间领佩象征“运筹帷幄”的竹节参谋领章的国防军参谋部高级参谋官们,大都和总理一样,显得有些兴奋。似乎所有人都对这场战争早就是期待已久了。

为此,他尽量延缓大批主力部队的东调。直到11月份,预定参加进攻的军团还有很多仍留在西线,一部分步兵团仍在巴尔干作战,一些基干步兵师在海峡一侧制造准备登陆英国的假相,大量坦克师和摩托化步兵师仍留在德国,以免引发苏联的戒心。

为迷惑敌人侦察机构而散布消息,德军把东线开始的战略展开说成。

“……为隐蔽在英国登陆而采取的重大措施”。

当德军开始的大规模的秘密调动时,德国的雷达站意外的发现最近两个月来,东线雷达的“故障率”越来越频繁,国防军参谋部“黑猫联队”的高空侦察机几乎是在春节过后,便开始了对苏德边界实施密集侦察。

“……在上个月!即3月15日,在东线德军只有70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和3个坦克师。到今天,就已变成了81个步兵师、1个骑兵师、17个坦克师、15个摩托化师、9个警察师和警卫师。在接近地还有担任统帅部预备队德22个步兵师、2个坦克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警察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