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去阁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小市民的奋斗 > 第三卷新时代 第82章 他国的赞助!(求月票!)

第三卷新时代 第82章 他国的赞助!(求月票!)(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而且随后的3年之中,华元一直实施货币贬值政策以刺激出口,共和13年元月关金含量是1。08288,而到16年12月在不过仅只有0。4715,目前一直稳定于这一价位,这还是直到杨永泰出任总理后,与各国达成的稳定币值协议后,华元币值方才稳定下来。

“尽管现代国家的发展和国债的增大,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但国债,是国家财政的基础,岁入财政和公债所占比率,必须要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尽管公债的是目标征收睡眠资本和游闲资本,但目前我国人均公债已经达到100元的国家债务,继续增发巨额公债,恐怕社会消化会有一定的困难。”

宋子文的话并没有的太过肯定,毕竟去年国内经济界就已经推断中国财界有能力消化2000亿左右的公债,而不仅仅只是500亿!但那只是一个理想数字。

“而且现在正值经济危机,国民生活日渐贫困,购买力疲乏,因此加发公债无疑会加重国民负担,共和二十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是1395。45亿元,以此计算,加发100亿元国债后,国民生产总值也被国债抵消近半,而且地方债务亦不在其中!”

当宋子文提到1395。45时,司马的眉头轻扬了一下,相比于19年,仅仅国民生产总值仅只缩水不到10%,19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仅只相当于美国41%,而现在却相当于美国56%,当然是建立在美国经济比幅度缩水的前提下,但相比于美、英、法、德四国而言,中国的经济衰退的影响却是最小的。

“不是!就是以工代赈,但并不仅仅必须要调整施工方式,我准备用四年的时间,通过政府投资把大部分复兴资金用于绝对用人多的项目上,植树、修建防火带、水土保持工程等绝对劳动密集型建设,基本上就是以工代赈,变相发钱,但为了避免较低工资对劳动市场的冲击、同时确保大规模集中,我准备以兵团的形式进行军事化施工,每个月的基本工资初步拟定标准是40元,完成基本任务后多劳多得,根据专家们的拟算,人平均工资大约在48元至50元之间,如计划展开,年内可创造超过450万个就业岗位。”

说到450万时,司马的脸上略带着些许自得之色,这是自己参考的罗斯福基建经验,但是罗斯福的工程前后雇佣了2300万人,而自己所需要的是未来四年内直接雇用450万人参与这些工程。

与罗斯福不同的是,自己并不是使用那种一天一块钱的“奴隶工人”,尽管他们的收入相比较底,但却稳定在全国平均水平内,雇佣450万人等于保持了450万个家庭的消费能力,可以保持了国内工厂的开工率,从而通过税收的未减弥补开支。

“总理,你的方案或许非常宏大,但是我希望你知道,实施这一工程对政府财政的压力,为了缓解政府财政压力,我们甚至可能不得不加税,这恐怕只会适得其反!”

只看了数页,宋子文和内阁的其它成员就被这个宏伟的复兴方案给吓倒了,准确的来说是他的投资,甚至于远超过国人早已经习惯的四年工业发展计划,五四计划的重心已经从工业转向基建,而这个方案却与以基建为核心的五四计划有着明显有不同,他的中心是创造尽可能多的就业岗位,而五四工业计划却是在确保工业需求,为所能及的创造工业岗位。

按照历史数据,美国应在11年后方能恢复到的1930年的水平,这意味着中国有11年的时间去追赶美国,或许11年后,中国可以同美国保持现一水准,即便是有一定差距,但差距或许并不像现在这么明显!但前提是自己必须要在最多2年内扭转局面。

“去年增发国债时,金融界以及深蓝公司曾经进行过的分析,我国财界有能力消化1500亿至2000亿的公债,而现在我们的国债发行尚且不足500亿元,这意味着我们至少还有1000亿元的国债潜力可以挖掘。”

说到这里司马完全不理会宋子文以及众人的惊诧,显然在他们看来发行巨额债务所担负的风险无疑是不能被接受的。

五四工业计划95%依靠的四四计划企业的赢利以及拍卖四四国投企业所得款项,政府新增加投资不过只有5%,但是总理制定的这个复兴工程所需要的资金85%都将依靠公债!钱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总理,截止至共和20年12月31日,中央政府累计债务为431。56亿元,其中215。76亿元为利率1。75%至5。5%低息本土债务,其余均为4。5%至6。75%海外债务!每月仅偿付利息即高达数亿元之多。根据上界内阁计划,未来四年内将新增100亿元基建国债,其中45%向海外发行,25%由本国银行团消化,其余30%由国民消化。”

宋子文在提到这些时忍不住朝着总理看了一眼,这些政府债务中80%以上都是他在执政四年间所借,商界曾有人称总理是“运财先生”,在宋子文看来或许应该用“赤字先生”才更为准确,他执政期间的经济发展是借助国债的大量发行,以举巨债为前提发展国民经济。

甚至于有时候宋子文都隐隐推测,他在执政期间发行巨额债务根本就是处心积虑,先在共和九年利用银价高涨之际改革币制,对内实行信用本位,对外实施关金本位,在欧战期间银价高涨至金银比价达到1比11。1的前提下,华元含金量高达2。165765克,从而确定了华元关金的高含金量定位。

对日战争胜利后,面对战争前后所欠下的巨额债务,为了摆脱空前的债务危机,宣布华元含金量缩水50%,华元关金含金量从最高点的2。165765克缩水至1。08288克,那次关金贬值可谓是一石二鸟。一方面利用低关金定位刺激出口,而另一方面却成功将政府实际债务缩水50%,缓解了中央政府的财政压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